时间: 2025-04-26 19: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32
孤亭接翠微,徙倚澹忘归。
触石水如怒,破空山欲飞。
僧閒钟梵寂,日薄树阴肥。
不觉轻云过,清寒入祫衣。
孤独的亭子依偎在青翠的山微之中,我倚靠在亭子上,心中淡然,忘却了归家的念头。水流冲击着岩石,发出如怒潮般的声响,似乎要冲破天空,飞向高山。僧人悠闲地敲响钟声,梵音回荡在宁静中,夕阳渐渐沉下,树影变得愈加浓密。无意间,轻云飘过,清冷的寒意透入衣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孙荪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冷泉亭》创作于诗人游历自然时,反映了他在宁静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清幽与淡泊,意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的超然与归隐之志。
《冷泉亭》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孤亭、清泉、僧钟和夕阳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境界。诗的开头以“孤亭接翠微”引入,展现出诗人置身于青翠山水之间,心灵得以宁静与放松。接着,诗人以“触石水如怒”形容水流的壮丽,生动描绘了自然的力量与动感,形成一种对比。此时的宁静与激烈、内心的淡然与外界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一种更加深邃的感受。“僧闲钟梵寂”描绘出一种修行者的超然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夕阳如血,树阴愈深,使得整个场景更显得静谧而悠远。最后一句“不觉轻云过,清寒入祫衣”则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升华,清寒的感觉仿佛让人触摸到了自然的灵魂,诗人似乎在这份清冷中找到了内心的归属。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亭接翠微”中的“翠微”指的是什么?
“触石水如怒”中的“如怒”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僧闲钟梵寂”表达了怎样的情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