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晨起

《晨起》

时间: 2025-05-04 03:27:35

诗句

盥栉及平旦,晓庭风露清。

萧然无一事,对此夏阴成。

春晚方受谢,孤花有余荣。

地远物性遂,时禽自飞鸣。

书籍但掩卷,冲虚道已盈。

非为隐沦客,自快适野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35

原文展示: 晨起 张嵲 〔宋代〕

盥栉及平旦,晓庭风露清。 萧然无一事,对此夏阴成。 春晚方受谢,孤花有余荣。 地远物性遂,时禽自飞鸣。 书籍但掩卷,冲虚道已盈。 非为隐沦客,自快适野情。

白话文翻译: 清晨起床,洗漱完毕,庭院中风露清新。 宁静无事,面对着夏日的树荫。 春末时节,花朵凋谢,唯有孤花依然盛开。 地处偏远,万物自然生长,时鸟自由飞翔鸣叫。 书籍只需合上,内心已充满宁静之道。 并非隐居之人,只为享受这野外的情趣。

注释:

  • 盥栉:洗漱。
  • 平旦:清晨。
  • 萧然:宁静的样子。
  • 夏阴:夏日的树荫。
  • 受谢:凋谢。
  • 孤花:单独的花朵。
  • 物性遂:万物自然生长。
  • 时禽:时鸟,指季节性的鸟类。
  • 冲虚道:指内心的宁静和道家的虚无思想。
  • 隐沦客:隐居的人。
  • 野情:野外的情趣。

诗词背景: 张嵲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晨起》描绘了清晨起床后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中“晓庭风露清”一句,即展现了清晨的清新与宁静。随后的“萧然无一事,对此夏阴成”则表达了诗人此刻的无忧无虑,享受着夏日树荫下的宁静。诗中的“孤花有余荣”和“时禽自飞鸣”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最后两句“书籍但掩卷,冲虚道已盈”表明诗人内心的宁静已无需外物来填充,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盥栉及平旦,晓庭风露清”描绘了清晨起床后的清新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宁静的基调。
  • “萧然无一事,对此夏阴成”表达了诗人此刻的无忧无虑,享受着夏日树荫下的宁静。
  • “春晚方受谢,孤花有余荣”通过对比春末花朵的凋谢与孤花的盛开,展现了生命的顽强。
  • “地远物性遂,时禽自飞鸣”描绘了地处偏远,万物自然生长,时鸟自由飞翔鸣叫的和谐景象。
  • “书籍但掩卷,冲虚道已盈”表明诗人内心的宁静已无需外物来填充,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
  • 最后一句“非为隐沦客,自快适野情”强调了诗人并非隐居之人,而是为了享受这野外的情趣。

意象分析:

  • 晓庭风露清:清晨的清新与宁静。
  • 夏阴:夏日树荫下的宁静与凉爽。
  • 孤花:生命的顽强与孤独的美。
  • 时禽自飞鸣:自然的和谐与自由。
  • 冲虚道:内心的宁静与道家的虚无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盥栉及平旦”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清晨 B. 傍晚 C. 中午 D. 深夜
  2. “孤花有余荣”中的“孤花”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生命的顽强 C. 凋谢 D. 盛开
  3. 诗中“冲虚道已盈”表达了什么? A. 对书籍的依赖 B. 内心的宁静 C. 对隐居的向往 D.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晨起》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嵲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张嵲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庚申和李峙青感世八首》 其六 送程给事知越州 南浦 春水 熏炉铭 七言 九叹 曾子不受邑 鹬蚌相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如归去 影灭迹绝 暮礼晨参 多谋少断 俯仰由人 涨海 包含诤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煦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讥诽 扎寨夫人 暗轮 少年维特的烦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