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

《青玉案》

时间: 2025-04-29 17:41:08

诗句

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1:08

原文展示

青玉案
作者: 李煜 〔唐代〕

梵宫百尺同云护,
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
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
总是诗人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迷人的江南冬景:高耸的梵宫与白云相依,苍苔路上渐渐露出白色的痕迹,腊梅花在寒冬中早早绽放。无边无际的银色波涛,远处玉山映衬在寒冷的江南树木之上。傍晚时分,乌鸦啼叫,影子在天边摇曳,海面上月光如丝,映出烟雾的细腻痕迹。修竹低垂,孤鹤在舞动。杨花在风中飘荡,鹅毛似的云彩被天空剪裁,这一切似乎都是诗人的迷误。

注释

字词注释

  • 梵宫:指寺庙,特指佛教寺庙。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植物。
  • 腊梅:一种冬季开花的植物。
  • 银涛:形容波涛的颜色如银。
  • 玉山:形容山峰如玉般的美丽。
  • 鸦啼:乌鸦的叫声。
  • 纤痕:细腻的痕迹。
  • 孤鹤:孤独的白鹤。
  • 杨花:杨树的花,轻盈飘荡。

典故解析: 本词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表现出一种孤独与美的结合,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978年),字重光,号煜,南唐后主,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因其词作而闻名。李煜的词常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李煜在位时,国势逐渐衰弱,面对外敌入侵,内忧外患交织,最终南唐被宋所灭。李煜的词作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反映出深切的历史感。

诗歌鉴赏

《青玉案》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江南冬季的独特感受。开篇的“梵宫百尺同云护”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仿佛将人带入一种超脱的境界。接着“渐白满苍苔路”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腊梅的早露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坚韧,尽管环境寒冷,依然顽强地绽放。

词中的“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将自然的广阔与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宏伟的景象。随着“鸦啼影乱天将暮”的描写,情绪逐渐转向伤感,傍晚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孤独与凋零。最后一句“总是诗人误”则是对自身创作的一种反思,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又感到无奈,似乎在提醒自己与自然、现实之间的距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梵宫百尺同云护:描绘高耸的寺庙与天空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神圣感。
  2. 渐白满苍苔路:苍苔路上逐渐显露出白色,暗示时间的变化。
  3. 破腊梅花早露:腊梅在寒冬中早早开放,象征坚韧与希望。
  4.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壮丽的自然景观,增强画面的广阔感。
  5. 寒罩江南树:寒冷笼罩着江南的树木,表现出一种孤寂感。
  6. 鸦啼影乱天将暮:傍晚的乌鸦叫声,映衬出一种忧伤的气氛。
  7. 海月纤痕映烟雾:月光在海面上留下细腻的痕迹,令人感到诗意。
  8. 修竹低垂孤鹤舞:修竹与孤鹤,强调孤独的意象。
  9.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杨花随风飘动,呈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10. 总是诗人误:反思自身的创作,带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涛无际”,将波涛比喻为银色,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如“鸦啼影乱”,赋予乌鸦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词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命孤独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梵宫:象征着宁静与超脱。
  2. 腊梅:代表着坚韧与生命力。
  3. 银涛:象征着广阔、静谧的自然。
  4. 孤鹤:象征孤独与清高。
  5. 杨花:象征轻盈与飘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玉案》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煜
    • C. 白居易
    • D. 李白
  2. “银涛无际”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山川
    • B. 波涛
    • C. 雪霜
    • D. 风沙
  3. “孤鹤舞”中的“孤鹤”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忍耐
    • C. 孤独
    • D. 和谐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煜的《青玉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但李煜更多的是展现个人的孤独感,而苏轼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词三百首》
  3. 《李煜词集》
  4.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孤村 秋懹 晚春感事 即事 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耶 残春 对酒 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 自规 雨後复小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折不扣 穴宝盖的字 飠字旁的字 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烦疴 黽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长篇 销隳 震荡 碎开头的成语 义子 广武之叹 包含槿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敬鬼神而远之 成都卖卜 穴处野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