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39
想见明镫下,帘衣一桁单。
相思无十里,同此凤城寒。
我想在明亮的灯下见到你,帘子后面只挂着一层单薄的衣物。
相思之情无须十里相隔,在这同样的凤城,感受到的寒意一样刺骨。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楚材,号斗南,晚号涤生,清末诗人、散文家。龚自珍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和社会改革,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其作品。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龚自珍的晚期,表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正是在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暮雨谣三叠》其三,以极为简练的语言,刻画了思念之情。开头的“想见明镫下”,直接点出思念的对象,令人感受到那种期盼与渴望。诗中提到的“帘衣一桁单”,不仅是对场景的描绘,更是对爱人形象的印象,体现出一种温柔的细腻。接着,“相思无十里”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即使相隔千里,但在同一城市中的感受依然是一样的。最后的“凤城寒”则通过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苦。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当前境遇的感慨,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怀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镫”指的是什么?
“相思无十里”隐含了什么情感?
“凤城寒”中的“寒”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龚自珍的《暮雨谣三叠》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涉及到思念与情感,但《长恨歌》更侧重于叙事与历史,而《暮雨谣》则是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