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03
吴文英的《扫花游·西湖寒食》原文如下:
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艳晨易午。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散红缕。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乘盖争避处。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恨春太妒。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酹入梅根,万点啼痕暗树。峭寒暮。更萧萧陇头人去。
在清幽的蓝天之下,轻柔的柳枝映衬着淡淡的云彩,花儿在浓雾中静静守护。清晨变得如午后般艳丽,笙箫声在湖面上竞相传来,华丽的衣裳在小路上相互争辉。突如其来的风卷起尘埃,半遮住了那娇美的蛾眉。散落的红线飘荡,渐渐湿润的杏花泥上,燕子愁苦无言。为了躲避风雨,我在亭子里解开佩带,旧友相遇,不禁感叹春天过于妒忌。裙摆沾染了泥土,凤钩也沾上尘埃。酒洒在梅树根部,万点啼鸣在暗暗的树上留痕。寒冷的黄昏,孤单的人影渐行渐远。
作者介绍:吴文英(约 1050-1125),字子若,号秋水,宋代词人,擅长填词,风格婉约,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韵。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寒食节前后,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惜春之情。诗中描绘西湖的美景,结合个人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春光流逝的惋惜。
吴文英的《扫花游·西湖寒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春天美景,兼具了自然的生动与人情的深邃。开篇用“冷空淡碧”勾勒出清新的天空,随后描绘了柳枝轻拂、花朵在雾中静守的场景,展现了春日的迷人氛围。诗中“艳晨易午”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变幻无常,仿佛是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词中通过音乐、服饰等细节表现出当时的生活氛围,尤其是“笙箫竞渡”,让人仿佛置身于热闹的湖边。接下来的“骤卷风埃”则展现了自然的无情与变化,增添了几分惆怅。最后,面对故人的相遇与春天的妒忌,诗人感受到春光的短暂与无奈,尤其是“恨春太妒”,将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词在柔美的意象中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探讨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深刻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扫花游·西湖寒食》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骤卷风埃”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