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46
原文展示:
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飞尘不可入,竹树围清涟。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
白话文翻译:
野外的溪水从古老的洞穴中流出,石岸环绕着深邃的水潭。飞扬的尘土无法进入,竹林和树木围绕着清澈的水面。静静地前往,可以享受到美丽的景色,深居简出可以逃避尘世的纷扰。寒冷的光线照亮了烦闷的心胸,景色的宁静使内心自然圆满。枯萎的竹子上蹲着碧绿的鸟,垂下脖子窥视着水中的鱼。面对这样的景象,不敢有任何动作,彼此相望,仿佛都进入了禅的境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谷沿小涧树木丛蔚中发现的圆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一次游历中,偶然发现了一处幽静的圆潭,被其美景所吸引,久坐观赏后写下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画面。诗中,“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描绘了溪水从古老洞穴中流出的景象,石岸环绕着深邃的水潭,形成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卷。“飞尘不可入,竹树围清涟”进一步强调了这片景色的纯净与宁静,尘土无法进入,竹林和树木围绕着清澈的水面,增添了一抹清新的绿意。
“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喜爱,静静地前往,可以享受到美丽的景色,深居简出可以逃避尘世的纷扰。“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则通过寒冷的光线照亮烦闷的心胸,景色的宁静使内心自然圆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枯萎的竹子上蹲着碧绿的鸟,垂下脖子窥视着水中的鱼,面对这样的景象,不敢有任何动作,彼此相望,仿佛都进入了禅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敬畏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通过描绘幽静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普遍心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野水泻古穴”中的“泻”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枯篁蹲碧禽”中的“蹲”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尘世的厌倦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D. 对繁华世界的向往
诗中“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境? A. 烦闷 B. 宁静 C. 忧郁 D. 兴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