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2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29:42
原文展示:
人前常奉诧,张也好堂堂。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
白话文翻译:
在人前常常称赞他,张思孺仪表堂堂。在众人中非常谦逊和蔼,担任官职时志向坚定且努力。那时你强壮健康,而我坐在你旁边显得苍老。今天我们却相对哭泣,无言地向苍天询问。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为悼念张思孺秘校而作,张思孺是文同的朋友,秘校是官职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张思孺去世后,文同表达对其的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中回忆了张思孺的仪表、性格和官职上的表现,以及两人之间的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哀悼。诗中“人前常奉诧,张也好堂堂”一句,既赞美了张思孺的仪表堂堂,也暗示了他在世时的受人尊敬。“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则进一步描绘了张思孺的性格和官职上的表现,展现了他的全面优秀。后两句“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以及作者对友人离世的深切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世的深切悲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张也好堂堂”形容了张思孺的什么特点? A. 外貌 B. 性格 C. 才华 D. 官职
诗中“处众谦和甚”形容了张思孺的什么特点? A. 外貌 B. 性格 C. 才华 D. 官职
诗中“今日翻相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悼 D. 惊讶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文同的其他挽诗,如《挽诗三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挽诗风格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杜甫的挽诗进行对比,如《梦李白二首》等,分析不同诗人在表达哀悼和怀念时的不同手法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