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山人归绵竹

《杨山人归绵竹》

时间: 2025-07-30 04:00:49

诗句

一别江梅十度花,相逢重为讲胡麻。

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

道气满簪凝绿发,神光飞鼎护黄芽。

青骡不肯留归驭,又入无为嚥晓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00:49

原文展示:

杨山人归绵竹 文同 〔宋代〕

一别江梅十度花,相逢重为讲胡麻。 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 道气满簪凝绿发,神光飞鼎护黄芽。 青骡不肯留归驭,又入无为嚥晓霞。

白话文翻译:

自从我们分别后,江边的梅花已经开了十次。这次重逢,我们再次谈论起修炼的秘法。 火铃还未降临真君的居所,金钮却曾在太帝家中立下盟约。 道气充盈,如同凝结在满头的绿发上,神光闪烁,仿佛飞动的鼎护佑着黄芽。 青骡不愿停留,载着我再次进入那无为的境界,吞咽着清晨的霞光。

注释: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
  • 胡麻:古代传说中的仙药,这里指修炼的秘法。
  • 火铃、金钮:道教中的法器,象征着神力和盟约。
  • 真君、太帝:道教中的神祇。
  • 道气:修炼所得的精气。
  • 绿发:比喻修炼者的青春永驻。
  • 神光:修炼者的神异之光。
  • 黄芽:道教修炼中的象征物,代表生命之源。
  • 青骡: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修炼者的坐骑。
  • 无为:道教的修炼境界,指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
  • 嚥晓霞:吞咽清晨的霞光,象征修炼者的超凡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脱俗,尤其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此诗是文同与一位名叫杨山人的道友重逢时所作,表达了他们对于修炼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文同与杨山人久别重逢之际所作,两人都是修炼者,诗中充满了对修炼生活的描绘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道教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修炼者的生活和追求。诗中“一别江梅十度花”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重逢的喜悦,“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则展现了修炼者对神力的向往和盟约的庄严。后两句“道气满簪凝绿发,神光飞鼎护黄芽”和“青骡不肯留归驭,又入无为嚥晓霞”则进一步描绘了修炼者的神异状态和对无为境界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了文同对修炼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别江梅十度花”:表达了诗人与杨山人久别重逢的情景,江边的梅花已经开了十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2. “相逢重为讲胡麻”:重逢后,两人再次谈论起修炼的秘法,胡麻在这里象征着修炼的秘法。
  3. “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火铃和金钮都是道教中的法器,这里象征着神力和盟约,表达了修炼者对神力的向往和盟约的庄严。
  4. “道气满簪凝绿发,神光飞鼎护黄芽”:道气和神光都是修炼者的象征,绿发和黄芽则代表了修炼者的青春永驻和生命之源。
  5. “青骡不肯留归驭,又入无为嚥晓霞”:青骡是修炼者的坐骑,无为是道教的修炼境界,嚥晓霞则象征着修炼者的超凡脱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道气满簪凝绿发”中的“绿发”比喻修炼者的青春永驻。
  • 象征:如“火铃”、“金钮”、“黄芽”等都是道教中的象征物。
  • 对仗:如“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修炼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丰富的道教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修炼者的生活和追求,展现了文同对修炼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意象分析:

  • 江梅:象征时间的流逝和重逢的喜悦。
  • 胡麻:象征修炼的秘法。
  • 火铃、金钮:象征神力和盟约。
  • 道气、神光:象征修炼者的精气和神异之光。
  • 绿发、黄芽:象征修炼者的青春永驻和生命之源。
  • 青骡:象征修炼者的坐骑。
  • 无为:象征道教的修炼境界。
  • 嚥晓霞:象征修炼者的超凡脱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别江梅十度花”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梅花的美丽 C. 重逢的喜悦 D. 修炼的艰辛 答案:A

  2. “胡麻”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仙药 B. 修炼的秘法 C. 时间的流逝 D. 重逢的喜悦 答案:B

  3. “火铃未降真君宅,金钮曾盟太帝家”中的“火铃”和“金钮”象征什么? A. 神力 B. 盟约 C. 法器 D. 修炼的秘法 答案:C

  4. “道气满簪凝绿发”中的“绿发”比喻什么? A. 青春永驻 B. 修炼的秘法 C. 时间的流逝 D. 重逢的喜悦 答案:A

  5. “青骡不肯留归驭,又入无为嚥晓霞”中的“无为”象征什么? A. 道教的修炼境界 B. 神力 C. 盟约 D. 法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同的其他山水诗和田园诗,如《早晴至报恩寺》、《晚至村家》等。
  • 其他宋代诗人的道教题材诗作,如苏轼的《赤壁赋》、黄庭坚的《水调歌头》等。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杨山人归绵竹》与苏轼的《赤壁赋》对比,前者展现了道教修炼的神秘色彩,后者则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
  • 文同的《杨山人归绵竹》与黄庭坚的《水调歌头》对比,前者表达了修炼生活的向往,后者则表达了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感遇十一首 其四 偶感 十六夜同诸子饮欧华玉湖上草堂因与子建伯乔二子荡舟观海尽兴而返得清字 观击剑二首 其二 三日游南苑诗 庭前孤雁四首 其三 题画十首 游大涤栖真洞 种桄榔以一株分黄士明少宰园中辄惠佳韵敬答 其二 东轩小饮呈坐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简贤任能 雨僽风僝 衣字旁的字 诡形殊状 包含姥的词语有哪些 引狼入室 寡欲 丝茅 解廳冠 邑字旁的字 拾开头的成语 熊罴之旅 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新愁旧恨 飞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