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望江南》

时间: 2025-05-07 18:49:55

诗句

芳思远,南苑惜春时。

翠柳枝柔金笛怨,碧桃花老玉笙悲。

风日正迟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49:55

原文展示:

望江南
作者: 陈东甫 〔宋代〕

芳思远,南苑惜春时。
翠柳枝柔金笛怨,
碧桃花老玉笙悲。
风日正迟迟。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
思绪悠远,南苑中的春天令人感到惋惜。
柔软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金色的笛声在哀怨;
而那碧桃花已渐渐凋谢,像玉笙一样让人感到悲伤。
此时的风和阳光是如此的温柔而缓慢。

注释:

  • 芳思:指对美好事物的思念。
  • 南苑:指的是南方的园林,特指春天的美景。
  • 翠柳:青翠的柳树,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
  • 金笛:比喻音乐,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碧桃花:青色的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玉笙:一种古代的乐器,象征着音乐的哀怨。
  • 迟迟:形容风和日光的柔和和缓慢,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的典故,但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东甫,生活在宋代,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在春天的南苑,作者感受到春光的美好与短暂,借此抒发对春天的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脆弱。开篇“芳思远,南苑惜春时”,勾勒出一种思念的情绪,开启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紧接着,诗人用“翠柳枝柔金笛怨”来描绘春日的温柔,柳枝的柔软与金笛的音色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别离。第二联“碧桃花老玉笙悲”则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与凋谢的现实进行对比,桃花的凋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风日正迟迟”,不仅描绘了温暖的天气,也透出一种悠长的时间感,让人感受到对春天的依依不舍。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与珍惜,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回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芳思远”:思念的情感在远方,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南苑惜春时”:在南方的园林中,春天的时光是值得珍惜的。
    • “翠柳枝柔金笛怨”:柳枝柔软,像金笛的音色一样,抒发了春天的怨愁。
    • “碧桃花老玉笙悲”:桃花渐渐凋谢,像玉笙那样带有悲伤的音调。
    • “风日正迟迟”:温柔的风和阳光,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枝比作金笛,桃花比作玉笙,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通过“怨”和“悲”来赋予自然物以情感。
    • 对仗:诗中各句之间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惜别,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翠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金笛:代表着音乐与美好回忆,传达出一种惆怅的情感。
  • 碧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带有一种哀伤的色彩。
  • 玉笙:通过乐器的象征,传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苑”指的是哪里? A. 北方的园林
    B. 南方的园林
    C. 西方的园林

  2. “翠柳枝柔金笛怨”中的“怨”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伤

  3. “碧桃花老玉笙悲”中的“老”字指的是: A. 年老
    B. 凋谢
    C. 变色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诗词对比
    比较《望江南》与《春望》,两个作品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春望》更强调战乱对春天的破坏,而《望江南》则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紫府延龄 踏莎行 踏莎行 和午堂丈 踏莎行 其四 和云间诸公春闺 踏莎行 庚午三月十一曰,梦见桃花数十株,落红乱飞。 踏莎行 踏莎行 四内侄何朝阳自贵阳归省。因怀花溪旧游 踏莎行·玉母池边 踏莎行 黑龙潭 踏莎行·昔日孩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童白颠 馬字旁的字 瑶质 泷泷 迷花恋柳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档期 至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国恨家仇 经度地带性 北征 提土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权倾天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