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5:06
作者: 李密 〔隋代〕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金风送爽,初秋的节气已经来临,玉露凝结,晚林中的树木逐渐凋落。今夜我在穷困的道路上,心中郁闷,伤感不已。田野上芦苇丛生,村庄里杂草丛生。站在这里,听着周围的声音,感慨良多,不禁独自倚靠,泪湿衣襟。泪湿衣襟又是为了什么呢?我满怀怅惘,追怀古人。秦朝的风俗依旧未曾改变,汉朝的道义又能寄托何种希望呢?樊哙只是个市井小民,萧何也不过是个文书官吏。若有一天时运亨通,便可流传千古,获得名声与谥号。寄语那些世间的英雄,虚度光阴的生活实在令人羞愧。
作者介绍:李密,隋代诗人,字子密,号剑客,因其才华和个性而广受推崇。他的诗作往往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沉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在隋代,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处于困境之中。李密创作《淮阳感怀》时,正值个人境遇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压迫,因而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
《淮阳感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开头的“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引导读者进入诗人内心的幽思。金风与玉露的对比,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隐喻着生命的无常与流逝。接下来,诗人自述身为“穷涂士”的苦闷,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则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失望与无奈。
当诗人“眺听良多感”时,情感已然深厚,愈加沉重。最后几句,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英雄的反思,表现出对“秦俗”未平与“汉道”何冀的悲观情绪,令整首诗在历史的长河中,透出一股深邃的忧虑。李密通过对古今的比较,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悲痛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历史感与自我认同的迷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淮阳感怀》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金风荡初节”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到来?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