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7:30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其二
作者: 王进之 〔宋代〕
东君私我此闲身,
脱却青衫野服更。
桑可以丝麻可绩,
麦宜续食韭宜羹。
分甘垄上耕云隐,
梦不湖边拾翠行。
物意岂知沧海变,
晓风依旧语流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热爱与闲适。诗人感恩东风赐予他这闲适的身体,脱去青衣换上乡村的衣服。桑树可以用来养蚕,麻可以编织,而麦子则可以续饯,韭菜则适合入羹。田间与云朵相伴,分享丰收的甘甜,梦中在湖边拾取翠绿的景象。世事变迁,谁能知晓,然而清晨的风依旧轻声和鸣,像是那唱着流莺的声音。
王进之,宋代诗人,生活于较为安定的时期,作品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季,诗人可能在农村生活,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春日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其二》以悠然自得的态度描绘了春日田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的基调轻松,透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
首联“东君私我此闲身”,诗人把春天的东风拟人化,表现出自己对闲适生活的感恩;接下来的“脱却青衫野服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卸下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的决心。此时,诗人穿上乡村的衣服,象征着与自然的亲近,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在中间两联中,诗人描绘了春天里的农作物,桑、麻、麦与韭,展现了农村生活的丰饶与生机,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理想。在“分甘垄上耕云隐”中,诗人不仅仅是在描述耕作的场景,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联“物意岂知沧海变,晓风依旧语流莺”则传达出一种哲理:虽然世事变迁,但自然的美好依旧存在。清晨的微风依然在轻声诉说,流莺的歌声依旧动听,象征着生活的永恒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选择题:诗中“东君”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人想表达对___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青衫”象征着诗人的闲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