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47
羽气於诗却未除,
尽教人笑治生疎。
功夫若到穷吟地,
虽是居贫富不如。
在诗中,羽气尚未去除,
只让人笑我对生活的疏远。
若是功夫达到穷尽吟咏的境地,
即便身处贫贱也胜过富贵。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及的“功夫”和“吟”,与中国古代文人对诗词创作的追求有关,强调了诗人对创作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及对艺术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一个对生活感到迷茫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诗歌与生活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艺术的坚定信念,认为即使生活贫困,只要努力追求诗歌的极致,就能超越物质的富贵。
这首诗通过“羽气”的提法,展现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思索。诗中前两句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身创作状态的反思,似乎在感叹自己对生活的疏远,导致别人对自己的笑谈。然而,后两句则转向了积极的追求,强调了创作的深度与内涵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追求能够超越物质的层面,甚至在物质贫困中也能获得精神的富足。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强调了内心的充实与艺术追求的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富有与精神的追求远比物质的富贵更为重要。
“羽气”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治生疎”意指?
“功夫若到穷吟地”中“穷吟”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俞桂的《羽气》更多地关注内心的追求,而李白则强调享受当下生活的豪放。两者都反映了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但立足点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