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8:31
长亭怨慢
作者: 雷履平
又斜照低迷烟树。上巳清明,悉成幽阻。只恐花骢,后期难认翠微路。客情依黯,争踏向天涯去。送目远岑时,合未识奔波尘土。愁苦。便拈红拾翠,忍问弄箫俦侣。梨花榆火,尽消得旧情无数。料刻意伤别伤春,定愁损萧娘眉妩。待帘影西窗,重剪春灯低诉。
在斜阳照耀下,烟雾缭绕的树木显得低迷。上巳节与清明节相连,这幽静的环境一切都显得沉闷。我担心那匹花骢马,迟早会让人难以辨认那条通往青翠山路的方向。客旅心情低沉,怎能踏上通往天涯的路?目送远方的山岑时,或许还未曾识得那奔波与尘土的烦恼。愁苦之情涌现,便拿起花瓣和翠绿的草叶,却又不忍心去询问那吹箫的朋友。梨花的白色与榆木的火焰,早已消散了无数旧情。想必我刻意去伤害离别与春天,必定会让萧娘的眉梢更添愁苦。待到西窗的帘影下,重剪那春灯,低声诉说我的心事。
作者介绍:雷履平,生于20世纪,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古诗风格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融汇古今,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现代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对离别和旧情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风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与对美好旧情的追忆。诗的开头以“又斜照低迷烟树”引入,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气息也被阴霾所笼罩。接着提到的“上巳清明”,不仅是时间的标记,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却又与“幽阻”形成强烈对比,暗示着内心的抑郁与困扰。
在表达离别的情感时,“客情依黯,争踏向天涯去”道出了旅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助,而后又提及“送目远岑时,合未识奔波尘土”,暗示作者对远方的渴望,却又感受到现实的艰难与无奈。
通过“便拈红拾翠”,诗人试图找寻快乐的瞬间,却又无法逃避对过往的思念。最后“待帘影西窗,重剪春灯低诉”,则是对未来的希望与愿望,期待在安静的夜晚能与过去的情感重温。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如对仗、比喻等,使得情感更加深邃,意象更加生动,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与情感的独到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集中表达了对离别、春天的感伤,反映了人对美好旧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传达出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花骢”指的是什么?
“客情依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待帘影西窗”中的“帘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