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3:51
荡愁路海天飞絮。缥缈蓬莱,西厢扃户。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朝暮。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
在愁苦的路上,海天之间飞舞着柳絮。那缥缈的蓬莱仙境,西厢的门扉紧闭。我望着远方的三座山,五云深处的地方到底在何处呢?元都的栏杆,我曾借它做枕,以致于与枯树相依。树叶已经辞别了枝头,更何况是在江关落泊时相逢呢。朝夕之间,我走过红墙外的小路,踩遍了无数落花。蘼芜沉没的消息,约定隐居的青鸾空留给我。你可曾见过那世外的团瓢,和猿鹤相伴为客?如果在梦中碰见你,应该向你诉说当年的愁绪。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表达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受挫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愁苦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浩瀚的海天之间,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孤寂和愁苦。诗中的意象层层叠叠,如飞絮、蓬莱、枯树等,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忧伤的画面。特别是“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用自然的变化映射人生的无常,暗示了人事的变迁与离合。整首诗既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切感悟,情感深邃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蓬莱”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过往回忆
D. 自然景观
“树叶已辞枝”中的“辞”字可以理解为?
A. 送别
B. 离开
C. 交替
D. 留下
诗人通过“朝暮”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活的繁忙
C. 自然的变化
D. 孤独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