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0:01
得君真似指南车,杖策方图问燕居。吾欲忘言观道妙,六经俱是不完书。
得到了你,真像获得了指南车,手杖和地图我可以去问燕子的居所。我想要忘记言语去观察道的奥妙,六经的经典都不是完整的书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风清新、豪放,擅长行书,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表现了他对道理的追求与对经典的反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追求知识和修身齐家的理想,诗人对此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反映了黄庭坚对朋友的深切赞美和对经典的淡然态度。开头两句中,他用“指南车”来比喻朋友的智慧,表明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朋友的引导是多么重要。接下来的“吾欲忘言观道妙”,则是表达他渴望超越语言的限制,直接领悟道理的情感。最后一句“六经俱是不完书”,则是对传统经典的一种反思,认为这些经典无法完全表达道的真谛。这种思想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批判,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诗人风范。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清晰,蕴含了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话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探索和追求的精神,呼应了当时文人对真理的不断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对朋友的感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通过对道的探求,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越语言、追求灵性智慧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得君真似指南车”中的“指南车”比喻什么?
A. 方向感
B. 朋友的智慧
C. 旅行工具
D. 书籍
“吾欲忘言观道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喜欢语言
B. 渴望直接领悟真理
C. 想要写更多诗
D. 追求名利
六经在诗中被视为:
A. 完整的知识体系
B. 不完美的经典
C. 诗人的灵感来源
D. 生活的指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登飞来峰》相比,黄庭坚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知识和道理的探讨,而王安石则更强调个人的追求与境界的提升。两者都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智慧和内心世界的关注,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