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1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9:37
恼人最是西风,断肠听尽归鸿。
谁把胭脂画工,者般调弄,染成芳草娇红。
最让人恼火的就是西风,听着归来的大雁声,心里感到无比伤痛。
是谁用胭脂的画工,像这样调弄,把芳草染成娇艳的红色?
顾太清,清代诗人,生于1714年,卒于1773年。其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塞上秋》创作于清代时期,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身处西北边疆,目睹自然的变化和人情的冷暖,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与思乡之情,故而作此诗。
《塞上秋》以简练而富有情感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以“西风”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联想到秋天的寒冷和即将到来的冬季。“断肠听尽归鸿”中,归鸿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尽思念。通过“胭脂画工”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使整个诗篇充满了诗意的张力。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思索,诗人用色彩的对比(“娇红”与“西风”)来突出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调弄”一词也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仿佛大自然也在为人类的情感所动容。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秋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情感变化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秋天既美丽又悲凉的双重特性,传达出深深的惆怅与哲思。
诗中“西风”象征什么?
“归鸿”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调弄”一词有什么含义?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顾太清的《塞上秋》更加强调情感的抒发,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在秋天的背景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