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贺施君渭入泮

《贺施君渭入泮》

时间: 2025-07-31 10:19:11

诗句

表表仙风天宝纪,君才遥继前人美。

年少文坛旗鼓争,笔摇五岳云落纸。

剑精预卜逄雷知,万丈光芒腾气紫。

泮芹一浴水流香,桂碧杏红连枝起。

瀛洲桥,长安市。

春风得意恣遨游,马上看花凭笑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0:19:11

原文展示

《贺施君渭入泮》

表表仙风天宝纪,
君才遥继前人美。
年少文坛旗鼓争,
笔摇五岳云落纸。
剑精预卜逄雷知,
万丈光芒腾气紫。
泮芹一浴水流香,
桂碧杏红连枝起。
瀛洲桥,长安市。
春风得意恣遨游,
马上看花凭笑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施君的才华和成就,仿佛是天宝盛世的神仙风范,您将继承前人的美德。年纪虽轻,但在文坛上与众人争奇斗艳,笔下的文字如同五岳之高,云彩倾洒在纸上。剑术高超,能预知雷霆之声,光芒万丈,气势如虹。泮水边的芹菜沐浴在水中散发着香气,桂树和杏树的花朵交相辉映。来到瀛洲桥,长安的城市景色尽收眼底。春风得意,尽情游玩,骑在马背上指点看花,欢笑声不断。

注释

  • 表表:表示赞美、称颂的意思。
  • 仙风:仙人的风采,指高洁、超脱的气质。
  • 天宝:唐代盛世的代名词,指盛大的时代。
  • :指泮水,古代学宫的水源,暗指读书求学的地方。
  • 桂碧杏红:指桂花和杏花,象征美好、繁荣的景象。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甫,清代诗人,生活在文化繁荣的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贺施君渭入泮》创作于施君入泮之际,表现了对新生代才俊的赞美和期望,反映了清代士人对后辈的鼓励和对学术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施君的才华和风采。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开头两句对施君的赞美既具体又抽象,体现出对其才华的认可与期待。接着用“笔摇五岳”形象地表现了施君在文坛上的骄人表现,强调了他的才情和潜力。

后半部分,诗人用“剑精预卜逄雷知”描绘了施君的才智和预见能力,显示出其在学业和人生道路上的独特魅力。最后,诗人描绘了春风得意的游玩场景,表达了对施君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流露出一种对青春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意象生动,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表表仙风天宝纪:表扬施君如同仙人般的风采,承载着盛世的美好。
  2. 君才遥继前人美:称赞施君的才华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对历史美德的继承。
  3. 年少文坛旗鼓争:年轻的施君在文坛中与其他才俊竞争。
  4. 笔摇五岳云落纸:施君的文笔如同五岳般雄伟,字句飘逸如云。
  5. 剑精预卜逄雷知:施君的剑术精妙,能洞察未来,预见危险。
  6. 万丈光芒腾气紫:施君的才华犹如万丈光芒,气势非凡。
  7. 泮芹一浴水流香:泮水旁的芹菜沐浴在水中,散发诱人香气。
  8. 桂碧杏红连枝起:桂花与杏花相映成趣,春意盎然。
  9. 瀛洲桥,长安市:提到美丽的瀛洲桥和繁华的长安城,象征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10. 春风得意恣遨游:在得意的春风中畅快游玩,享受生活。
  11. 马上看花凭笑指:骑马看花,指点欢笑,展现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施君的才华比作仙风和光芒,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桂碧杏红”,对称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用“万丈光芒”形容施君的才华,体现出极高的赞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施君的才华与成就,同时也寄托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祝福。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青春、理想和人生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仙风:象征高洁、超脱的气质。
  2. 五岳:象征高大、雄伟,寓意才华横溢。
  3. 泮水:象征学习与求知的圣地。
  4. 春风:象征人生的得意与顺畅。
  5. :象征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泮水”象征什么? A. 学习的地方
    B. 战斗的地方
    C. 生活的地方

  2. “年少文坛旗鼓争”中的“旗鼓”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竞争
    C. 友谊

  3. 诗中提到的“桂碧杏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美好与繁荣
    C. 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贺施君渭入泮》 vs 《登鹳雀楼》
    • 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壮丽景色的描绘,但《贺施君渭入泮》更侧重于对个人才华的歌颂,而《登鹳雀楼》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粗略解读

《贺施君渭入泮》以个人成就为中心,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希望;而《登鹳雀楼》则反映了历史的悲壮与时代的沉重。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关查询

东园之柳一首 秋日即事(八首) 题画鱼二首 其一 秋夜感怀柬石末公申之 发嵊县至上虞道中作 过闽关九首 其五 玉涧和尚西湖图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四首 其一 秋怀 其三 寄宋景濂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在色之戒 飞字旁的字 平赃 庞眉黄发 绞丝旁的字 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柔懦寡断 包含兆的成语 青蜩 阱兽 生字旁的字 蹈矩循彟 张仙 四点底的字 言字旁的字 吊顶 得意忘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