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5:39
扫花游(春雪)
作者:吴文英 〔宋代〕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
步帷素袅。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
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
舣轻棹。似山阴夜晴,乘兴初到。
心事春缥缈。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
旧时斗草。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
冻涩琼箫,渐入东风郢调。
暖回早。醉西园乱红休扫。
这首诗描绘了春雪的景象,水面和天空相互映衬,花瓣渐渐从岸边飘落,雨声初起,微微刺耳。我走出帷幕,看到春天已悄然老去,心中不由得想起那个曾经爱惜春光的美人。此时,山间的愁绪似乎隐匿起来,淡淡的妆容还未完全洗去。轻舟停靠在岸边,仿佛在夜晚的山阴下,心情愉悦地刚刚到达。心中的思绪如春天般虚幻,记得满地的梨花,在月光下斜照。往日与朋友斗草的时光让我感到惋惜,恨不得凌波而过,却只能在这幽深的小庭院中徘徊。冻得发涩的琼箫声渐渐融入东风的曲调中,春天的暖意已悄然回归。醉意朦胧中,西园里纷飞的落红不再去扫除。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1250-1300年),字仲明,号梅溪,晚号“雪庵”,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擅长填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风格婉约细腻,常以春、秋、月等自然意象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扫花游(春雪)》创作于春季,诗人借春雪的景象抒发对春天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宋代词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
这首《扫花游(春雪)》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恰当的意象,展现出春雪的独特景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篇便以“水云共色”引入,展现了春雪时节水天一色的美景,随后“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则通过对比,表现出春天的无情与流逝。诗人以“步帷素袅”描摹出轻盈的身影,仿佛是从梦中走出,令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接下来的“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不仅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更蕴含了对青春易逝的忧伤。紧接着,“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诗人用“愁蛾”来暗喻愁苦的心情,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仿佛一切都在春雪中慢慢洗净,却又未曾完全明了。
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叠加,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结尾“醉西园乱红休扫”则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的释然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象征着在春雪的映衬下,生活的美好与忧伤交织,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寄托了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水云共色”表达了什么意象?
“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这句中的“玉人”指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醉西园乱红休扫”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