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严侍御

《赠严侍御》

时间: 2025-04-27 17:11:28

诗句

受脤清边服,乘骢历塞尘。

当闻汉雪耻,羞共虏和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1:28

原文展示:

赠严侍御
宋之问

受脤清边服,
乘骢历塞尘。
当闻汉雪耻,
羞共虏和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严侍御的赞美与期望。诗人身穿清白的边服,骑上骏马,穿越尘土飞扬的边境。当听说汉朝要为往日的屈辱报仇时,诗人感到羞愧,怎能与敌人和亲呢?

注释:

  • 受脤:古代一种边服,清白代表着纯洁与正义。
  • 乘骢:骑乘骏马,这里象征着勇敢与出征。
  • 历塞尘:经过边塞,尘土飞扬,表现出行程的艰辛与战斗的气氛。
  • 汉雪耻:指的是汉朝为了报仇而发起的战争,强调复仇的主题。
  • 羞共虏和亲:与敌人和亲使之感到耻辱,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情感。

典故解析:

  • 汉雪耻:出自汉朝的历史背景,指汉朝对外敌屈辱的报复行动。
  • 和亲:指古代王朝为了和平而与敌国联姻的政策,这种行为在诗中被视为耻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之问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649年,卒于公元713年。他以骈文见长,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抒发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与外敌摩擦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严侍御的赞美,表达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对敌人的愤慨。

诗歌鉴赏:

《赠严侍御》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边塞诗,诗人通过描绘清白的边服和骏马,象征着忠诚与勇敢。全诗的开头便渲染了出征的气氛,带有一种豪情壮志。接下来的“当闻汉雪耻”一句,是诗中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国家复仇的期待与对屈辱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羞共虏和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现出对敌人的强烈抵触和对国家尊严的捍卫。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和亲政策的广泛不满。

诗词解析:

  • 受脤清边服:清白的边服象征着正义与清白,表明诗人对国家的忠诚。
  • 乘骢历塞尘:骑着骏马穿越边塞,表现出诗人勇往直前的精神。
  • 当闻汉雪耻:听闻汉朝要复仇,显示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 羞共虏和亲:表达了对屈辱历史的强烈反感,强调了民族尊严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受脤清边服”和“乘骢历塞尘”,展现出诗的结构美。
  • 排比:通过一连串的描写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全诗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强调了对屈辱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清边服:象征着国家的清白与正义。
  • 骢马:代表着出征的勇气与力量。
  • 汉雪耻:象征着历史的重压与复仇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受脤清边服”中的“清”字,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纯洁
    b. 幽暗
    c. 烦躁

  2. “羞共虏和亲”中,诗人对和亲的态度是?
    a. 积极
    b. 消极
    c. 中立

答案

  1. a. 纯洁
  2. b. 消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反思,虽然背景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王之涣的诗更侧重描绘自然风光,而宋之问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历史与民族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寄题石湖海棠 续长恨歌七首 其四 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其 李深之西尉同年谈吴兴风物,再用古城韵 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 忆昔 新馆 元夕 晓出古城山 缄口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咯支支 包含芥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聪明过人 鸟字旁的字 无意 蚁附蝇集 大街小巷 盗拐 怀伤 王旅 包含乎的成语 震天骇地 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失鱼犹为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