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38
水悠悠。长江望断无归舟。无归舟。欲携斗酒,怕上高楼。当年出塞拥貂裘。更听马上弹箜篌。弹箜篌。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水流得很悠长。长江的尽头望去,却没有归来的船只。没有归来的船只。想要带着一壶酒,然而却又害怕上高楼。那时出塞时披着貂皮大衣。更听到马上弹奏的箜篌。弹箜篌。万般的哀怨,只有一种离愁。
汪元量,字渊明,号半山,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生于福建,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婉约,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此诗写于作者的流亡生涯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长江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流逝的时间,诗人在感慨中融入了对过往的追忆。
《忆秦娥》是一首带有深厚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对长江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无法归家的无奈与孤独。开篇“水悠悠”便引出一种悠长的时间感,水流的缓慢与漫长,似乎在暗示着离愁的绵延。长江的“望断无归舟”,不仅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一种深刻的情感流露,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无奈一目了然。
“欲携斗酒,怕上高楼”,在希望与恐惧之间的挣扎,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斗酒象征着放纵与畅快,而高楼则代表着孤独的高处,无法逃避的情感。在面对往昔的回忆时,作者再一次回到了“当年出塞拥貂裘”的画面,往日的豪情壮志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后半部分“更听马上弹箜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箜篌的音色中夹杂着万般哀怨,音乐成为了情感的寄托。而“万般哀怨,一种离愁”则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离愁是种种情感的核心,浓厚而令人痛心。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对过去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离愁的情感贯穿始终,情感真挚而深刻。
以上内容为《忆秦娥》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古诗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