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莺啼序·重过金陵

《莺啼序·重过金陵》

时间: 2025-04-26 14:53:28

诗句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

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

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

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

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

伤心千古,泪痕如洗。

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

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沉江底。

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

清谈到底成何事?

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

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真儿戏。

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28

原文展示

莺啼序·重过金陵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
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
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
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
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
伤心千古,泪痕如洗。
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
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沉江底。
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
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
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真儿戏。
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南京)的昔日繁华与今日的萧条。金陵是个美丽的古都,拥有高耸的朱楼,令人神往。然而,身为旅人的我在高处凭栏,感到无尽的疲惫,眼前的景致已不再如昔日那般美好。梨花和杨花都已凋零,春天也显得憔悴。问及青山和历史上的英雄,曾经的六朝辉煌又在哪里呢?如今只剩下荒凉的麦田、葵丘和破败的台址,连野鹿和野猪也只能啃食干枯的荠菜。潮水冲击着孤寂的城墙,斜阳映照下的影子显得格外寂寞。听着楼头那哀伤的笛声与号角,酒尚未饮,我的心已先醉。夜深时,月光洒满秦淮河,烟雾缭绕的寒水更显凄凉。灯火阑珊的渡口,市集冷清,悲叹商女对兴衰的无知,隔江仍在唱着《庭花》,余音袅袅。无尽的伤感涌上心头,泪痕如洗。乌衣巷口的青芜路,我依稀认得昔日王谢的邻里。春天临近,结下绮丽的愿望,然而红颜却化为灰烬,白杨树下的风声萧索。因而我思念往昔,铁索千寻,空自沉于江底。挥动扇子,遮挡西方的尘埃,也许这就可以回到我私人的小屋。清谈到底能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回首新亭,眼前的风景竟是如此。楚国的囚徒何时已泣不成声,叹息人间的今古真是儿戏。东风年年再次吹来,轻轻拂过钟山,几重苍翠依旧。


注释

  • 金陵: 南京的古称。
  • 朱楼: 指红色的楼阁,象征古都的繁华。
  • 槛外: 指栏杆外。
  • 佳致: 美好的景致。
  • 六朝: 指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六个朝代。
  • 麦甸: 指麦田。
  • 葵丘: 指种有向日葵的地方。
  • 鹿豕: 指野鹿和野猪。
  • 斜阳: 指夕阳。
  • 哀笳怨角: 指悲伤的笛声和号角音。
  • 秦淮: 指秦淮河,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
  • 乌衣巷: 指南京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巷子,以王谢家族为代表。
  • 红粉: 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铁索千寻: 指长长的铁索,象征艰难的过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字子静,号存斋,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抒发对历史和社会的感慨,擅长描写风景,情景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汪元量重游金陵之际,目睹昔日繁华的古都如今沦为荒凉,产生了强烈的历史感和惋惜之情。诗中融入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莺啼序·重过金陵》是汪元量对金陵的深刻情感表达,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金陵的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即以“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引出金陵的美丽,然而随后的描写则展现出一种苍凉的对比。诗人站在高处,俯瞩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然而“槛外已少佳致”,这种无奈与失落感令人心痛。

诗中提及的“梨花”和“杨花”寓意着春天的凋零与时光的无情,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询问三国英雄和六朝的辉煌,反映出对历史的追思与感慨。随着“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的描写,寂寞和孤独感愈发加深。

在夜深月满的秦淮河畔,诗人感受到了无尽的悲伤与孤独,灯火阑珊处的市井更显得冷清。“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犹如历史的无情轮回,商女的歌声与过去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最后,诗人抒发出对往昔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思人生的意义。全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金陵的深情眷恋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 赞美金陵的美丽与辉煌。
  • “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 表达旅人的疲惫与失落。
  •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象征春天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
  • “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 思考历史的辉煌与英雄的消逝。
  •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 描绘荒凉的景象与自然的凋敝。
  • “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 表达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 “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体现诗人的内心愁苦与对酒的寄托。
  • “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描绘夜晚美丽却又冷清的景象。
  •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 强调悲凉的氛围与孤寂的夜晚。
  • “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 对于历史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伤心千古,泪痕如洗。”: 表达对往事的无尽伤感。
  • “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 追忆与怀念的情感。
  • “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 对美好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
  •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沉江底。”: 反思往事,表达无奈与沉重的思绪。
  • “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 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宁静。
  • “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 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感叹。
  • “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真儿戏。”: 表达对人间悲剧的感悟。
  • “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 期待未来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金陵的美与历史的辉煌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 拟人: 描述自然景物(如梨花、杨花)的情感,赋予它们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凄凄惨惨,冷冷清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惋惜,感慨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出历史的沧桑与个体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陵: 古都的象征,代表历史与文化。
  • 梨花、杨花: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脆弱。
  • 青山、英雄: 代表历史的辉煌与过去的英雄。
  • 孤城、斜阳: 寂寞与孤独的象征。
  • 秦淮河: 传达诗人的思绪与情感。
  • 灯火、渡头: 冷清的夜晚与孤独的市井。
  • 乌衣巷: 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莺啼序·重过金陵》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汪元量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是指?

    • A) 唐诗
    • B) 三国英雄
    • C) 隋朝
  3. 诗人通过“梨花”和“杨花”的凋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无奈
    • C) 兴奋
  4. “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中的“钟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历史的延续与希望
    • C) 绝望

答案

  1. B) 汪元量
  2. B) 三国英雄
  3. B) 失落与无奈
  4. B) 历史的延续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琵琶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汪元量的《莺啼序·重过金陵》与杜甫的《登高》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汪元量更侧重于描绘金陵独特的美景与历史的变迁,而杜甫则通过个人的遭遇直接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唐宋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同群公题中山寺 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此公昔任白马尉,今寄住滑台) 同群公出猎海上 同群公秋登琴台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 送崔录事赴宣城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 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桑榆之年 士死知己 射弹 巾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火膏 虎咽狼吞 佑助 滍皋 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意惹情牵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绞纷 髟字旁的字 包含朗的成语 同成异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