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时间: 2025-07-27 22:29:31

诗句

抱琴挟策马萧萧,北望燕云道路遥。

紫塞晓行闻鸡叫,黄河夜渡见鱼跳。

周回四蜀愁双剑,浩荡三湘梦六桥。

踏遍乾坤犹是客,小山丛桂不能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29:31

原文展示: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汪元量

抱琴挟策马萧萧,北望燕云道路遥。
紫塞晓行闻鸡叫,黄河夜渡见鱼跳。
周回四蜀愁双剑,浩荡三湘梦六桥。
踏遍乾坤犹是客,小山丛桂不能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抱着琴,夹着书卷,骑马在萧瑟的环境中前行,向北望去,看到远处的燕云,路途显得遥远无比。清晨在紫塞行走时,我听到了鸡鸣声;夜晚渡过黄河时,我看到水中鱼儿跳跃。四周的蜀地让我心中愁绪重重,浩荡的三湘之地则让我梦想到那六座桥。即使我走遍了整个天地,依然感觉自己是一个过客,那小山上丛生的桂花也无法把我留住。

注释:

  • 抱琴:抱着琴,表示文人雅士的身份。
  • 挟策:夹着书卷,象征学识与文化。
  • 马萧萧:形容马的声音或环境的冷清。
  • 燕云:指北方的云雾,常用来形容远方的景象。
  • 紫塞:古代指代边境地区,此处表明诗人身处偏远之地。
  • 鸡叫:早晨的象征,表示新的一天的开始。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辽阔的土地。
  • 三湘:指湘江、资江、沅江,象征着湘楚地区。
  • 双剑:象征着忧愁与困境。
  • 六桥:暗指湘江上的桥梁,梦中景象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君贞,号崇甫,出生于宋代,生活在南宋时期。他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才华横溢,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广受欢迎。汪元量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汪元量的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身处异地,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面临的孤独和思乡之苦。开篇“抱琴挟策马萧萧”描绘了诗人的文人形象,他在旅途中依然不忘携带琴书,体现出他对文化的热爱。接着“北望燕云道路遥”,则引出了他对远方的眺望与渴望,仿佛在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

“紫塞晓行闻鸡叫,黄河夜渡见鱼跳”两句,诗人通过晨鸣和夜渡的对比,表现了日夜交替间的孤寂。尤其是“黄河夜渡见鱼跳”,用生动的画面感传达了自然景象的生动与美好,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后面的“周回四蜀愁双剑,浩荡三湘梦六桥”,则描绘了诗人对四面八方的游历与探索,心中却充满了忧愁。最后以“踏遍乾坤犹是客,小山丛桂不能招”总结,表达了无论走到哪里,自己依然是一个过客,无法真正归属的感受,充满了人生的无奈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抱琴挟策马萧萧:诗人骑马旅途中,手中抱着琴,夹着书卷,环境显得冷清而萧瑟。
  2. 北望燕云道路遥:向北方远望,看到云层缭绕,路途却显得遥远,是一种对远方的渴望。
  3. 紫塞晓行闻鸡叫:在清晨行走于边塞,听见鸡鸣,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4. 黄河夜渡见鱼跳:夜晚渡过黄河,看到水中鱼儿跳跃,描绘了自然的生动与活力。
  5. 周回四蜀愁双剑:四周的蜀地让人愁绪满怀,双剑象征着心中的忧愁。
  6. 浩荡三湘梦六桥:三湘之地的浩荡景象,梦中却思念那些桥梁,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7. 踏遍乾坤犹是客:虽然走遍了大地,依然感到自己只是个过客。
  8. 小山丛桂不能招:即使在小山上的桂花也无法留住诗人,体现了他无法归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鱼跳”比喻生活的活力与生动。
  • 对仗:如“周回四蜀愁双剑,浩荡三湘梦六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旨在于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人生的无常与漂泊的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文人气质与文化。
  • 书卷:代表着知识与智慧。
  • 燕云:象征着遥远的故乡与希望。
  • 黄河:象征着生命源泉与历史。
  • 桂花: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亲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塞”指代什么? A. 边境地区
    B. 诗人的家乡
    C. 湖泊

  2. 诗人“踏遍乾坤犹是客”的意思是? A. 他走遍了很多地方
    B. 他依然感到孤独
    C. 他不想回家

  3. 诗中的“黄河夜渡见鱼跳”表达了什么? A. 夜晚的孤独
    B. 自然的生动与活力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汪元量的诗在表现孤独与思乡的主题上更为细腻,王勃则是通过壮阔的辞藻表达豪情壮志。两者都反映了文人对人生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汉宫曲二首(第二首一作李益诗) 赠张千牛 送王少府归杭州 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寄徐州郑使君 送郑员外(郑时在熊尚书幕府) 送刘将军 又题张逸人园林 题张逸人园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松柏之寿 郁岪 樵竖 巳字旁的字 弭耳俯伏 毁不危身 齲字旁的字 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无念 昂首挺胸 豕字旁的字 心荡神移 建之底的字 资形 亡羊歧路 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