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51
寂寂东坡一病翁,
白发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
一笑那知是酒红。
这位寂寂无声的东坡病翁,头发白如霜,满脸萧条。小孩儿误以为他的红润面容依旧,谁知那只是一笑之间,酒意未消而已。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作品涵盖诗、词、文,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作于苏轼中年时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描绘了他因病而显得苍老的形态,以及对自己衰老的自嘲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苏轼对衰老的感慨。开篇“寂寂东坡一病翁”,直接揭示了诗人孤独的处境。白发和霜风的意象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中“小儿误喜朱颜在”,通过小孩的天真无邪对比出老年的无奈,展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不同看法。最后一句“一笑那知是酒红”,则是对自己状态的调侃,表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的幽默与豁达。整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生命的反思,也有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体现了苏轼独特的个性和人生哲学。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了对衰老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面临衰老和孤独,苏轼依然能够以幽默的方式面对生活,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智慧。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谁?
“小儿误喜朱颜在”中的“小儿”代表什么?
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比较苏轼的《纵笔三首 其一》与杜甫的《登高》,前者表现了对衰老的淡然与幽默,而后者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方式不同,前者轻松,后者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