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时间: 2025-04-26 07:17:3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 (长向 一作:偏向) 10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8

原文展示: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文翻译:

在丙辰年的中秋之夜,我和朋友们欢饮到天亮,喝得酩酊大醉,写下这首词,顺便怀念我的弟弟子由。

明亮的月亮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我举杯问天空。不知道天上那高高的宫阙,今晚是哪个年份呢?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但又害怕那琼楼玉宇,太高了会受不了寒冷。

我在月下舞动清影,怎么会像在世间一样呢?我又害怕那朱阁低处的窗户,照亮了我的无眠。

不应该有怨恨,为什么总是要在分别时看月亮圆满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做到完美。

但愿人们能够长久相伴,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丙辰中秋:丙辰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中的一种,指的是某一年份的中秋节。
  • 欢饮达旦:指高兴地饮酒直到天亮。
  • 琼楼玉宇:指天上的宫殿,象征着仙境或理想的居所。
  • 婵娟:指美丽的月亮,通常用来形容月亮的清辉和美丽。

典故解析:

  • 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古人对月亮变化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 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的中秋之夜,作者与友人欢饮,抒发了对月亮的思考以及对亲友的怀念。苏轼在这首词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宇宙哲理,展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邃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融情入景、意境深远的词作。全词以月亮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思念。开篇“明月几时有?”以问句形式引入,激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通过想象乘风归去,渴望与月亮相伴,却又因高处寒冷而感到恐惧,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作者通过清影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对人世间纷扰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化,令人感慨万千。最后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是对亲人的祝福,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切期待与向往。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哲理思考,成为词坛一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质问明月何时可见,表达对月亮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困惑。
  2.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想象天上宫殿,感慨人间的无常与时光的流转。
  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反映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又担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4.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描绘在月光下舞动的情景,感叹人间的纷扰与喧嚣。
  5.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团圆的渴望。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讲述人生的无常与月亮的变化,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结尾以美好祝愿收尾,充满温情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人类情感的象征,表现离合悲欢。
  • 拟人:将月亮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亲切感。
  • 对仗:如“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团圆的渴望,表现了对亲情、友情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团圆和思念。
  • 青天:象征广阔的理想与追求。
  • 琼楼玉宇:象征理想的生活境界。
  • 清影:象征自由与诗意的生活。

每个意象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填空题:诗中“人有__,月有__,此事古难全。”

  3. 判断题: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1. C
  2. 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更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达旦:到天亮。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胜: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长向 一作:偏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但:只。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辛卯五月送丘宗卿太博出守秀州二首 其一 芗林五十咏·折蔬亭 芗林五十咏·驾月桥 夜宿房溪饮野人张珦家桂叶鹿蹄酒其法以桂叶为饼以鹿蹄煮酒酿以八月过是则味减云 冬至霜晴 汤田早行,见李花甚盛二首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四首 圩田二首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虾蟆蓝 爻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漫天大谎 回味无穷 卖国求荣 延迓 父字头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否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仙心 微浅 悦目赏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