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5
送王大校书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王大校书分别时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河水自嶓冢(山名)流向汉川,象征离别的旅程。接着提到桑树下的君子有意,表示朋友之间的情谊。诗人解开缆绳,准备开宴,暗示即将分别的心情。后面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眷念与期望,希望能通过书信保持联系,期待能听到朋友的好消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孟浩然与王大校书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依恋和对友谊的珍视。正值唐代盛世,士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诗人以诗寄情,展现了人际之间的深厚情谊。
孟浩然的《送王大校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结合离别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中,诗人以河流作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河水从山间流出,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如同流水般自然流淌,而即将分离的现实让这种流淌变得更加惆怅。
次联“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境。桑树是古代友谊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借用桑树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解缆”一词极富动感,展现了即将出发的紧迫感,诗人在欢宴中暗含了离别的情绪,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则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无奈,云雨象征着愁苦的心情,而“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渴望通过书信保持联系,期待听到友人的消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自然,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离别的无奈,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汉川”指的是哪个地方?
“尺书”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鲤鱼传”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