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6:47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
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
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
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
苇间闻拏音,云表已飞屐。
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
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
喟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
愿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
悟此知有命,沉忧伤魂魄。
在湖上,野生的芙蓉花静静地开放,似乎充满了思念和愁苦。
她如同一位安静的女子,不愿轻易靠近小路。
诗人已经杳无音信,秋霜的美丽让人感到寒冷,难以栖息。
你在追逐着鸥鸟和鹭鹤,出入的地方难以测量。
在芦苇间隐约听到拉弦的声音,云间已经传来飞步声。
让我整天去寻找,遇到花朵却不忍心去采摘。
人生就像晨露,应该做一百年的客人。
感叹这一年辛劳,幸好今天得以沐浴阳光。
然而愿望终究无法实现,人事之间隔阂重重。
明白这一切都是命运,心中满是忧伤与愁苦。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创作于苏轼与友人周、李二君相约游湖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开篇以“湖上野芙蓉”描绘了湖面上盛开的芙蓉,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紧接着,"娟然如静女"中的“静女”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一种不愿轻易亲近的矜持,反映出诗人对待人生与情感的谨慎态度。
全诗从对友人的思念出发,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思考,特别是“人生如朝露”的比喻,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最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感到命运的无常,心中充满了忧伤与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思念到感慨,既有对友谊的珍视,又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大诗人的深邃思想与艺术魅力。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反映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思索人生与命运的关系。
选择题:诗中“人生如朝露”比喻了什么?
A. 人生的美好
B. 人生的短暂
C. 人生的丰富
D. 人生的孤独
填空题:诗中“苇间闻拏音”意指在_____间听到友人的声音。
判断题: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是消极的。(对/错)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这首诗更为内敛,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将进酒》则表现出更加豪放的气魄。两者在表达对人生的态度上具有鲜明的对比,前者强调及时行乐,后者则更倾向于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