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苏自之惠酒

《谢苏自之惠酒》

时间: 2025-05-10 08:53:45

诗句

高士例须怜曲糵,此语尝闻退之说。

我今有说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怜。

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达人本自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

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

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子参群仙。

流涎露顶置不说,为问底处能逃禅。

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

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

吾宗先生有深意,百里双罂远将寄。

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决须饮此勿复辞,何用区区较醒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3:45

原文展示

《谢苏自之惠酒》

高士例须怜曲糵,此语尝闻退之说。我今有说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怜。
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达人本自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
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子参群仙。流涎露顶置不说,为问底处能逃禅。
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
吾宗先生有深意,百里双罂远将寄。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决须饮此勿复辞,何用区区较醒醉。

白话文翻译

高士一般都会怜惜那些曲糵酒,这句话我曾听说过。可我觉得并非如此,曲糵酒未必能让高士怜爱。醉者如同庄周所说的那样,喝酒未必比全然放开自己更好。达人本来就不缺少什么,何必再去追求完美呢?
景山沉迷于阮籍的傲慢,而毕卓却窃取了刘伶的狂放。那些贪婪而狂热的嗜好无足取,世俗总是喜爱那些与众不同的,觉得他们是贤者。
杜陵的诗人尤其可笑,列举出八个子弟与群仙相提并论。流口水、露顶的事就不提了,问你究竟能否逃脱禅的束缚。
我现在不饮酒,并不是不想饮,只是心中的明月皎洁而孤独。偶尔有客来访,也会为他们斟酒,尽管琴弦还未去弹奏。
我的宗师有深刻的见解,百里之外的酒坛远送给我。且说不饮酒也确实高雅,举世都一样,唯我独特。
不如在同异之间寻找乐趣,就像得了鹿而丢了羊一样嬉戏。一定要喝这酒,不要再推辞了,何必斤斤计较于醒与醉?

注释

  • 曲糵:曲糵是指用米、麦等酿造的酒,古人常将其视为美酒。
  • 庄生:指庄子,古代道家思想家。
  • 阮籍:东晋名士,以放荡不羁著称。
  • 刘伶:汉代诗人,以酒狂著称。
  • 杜陵:指杜甫,诗人与酒的关系密切。
  • 心月皎皎:用明月形容心境清明。
  • 百里双罂:指酒坛,形容酒的远寄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是宋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谢苏自之惠酒》是在苏轼受到好友的酒邀请后所作,表达了他对饮酒的看法与态度。诗中反映了他对饮酒的快乐与哲学思考,讽刺了世人对于饮酒与醉态的偏见,显示了他的洒脱与不拘一格的个性。

诗歌鉴赏

《谢苏自之惠酒》是一首以酒为题材的诗,充分展现了苏轼的个性与思想。诗中,苏轼以高士对曲糵酒的怜惜为引,表面上是对饮酒的讨论,实际上却是在揭示一种人生哲学。他认为,酒的价值并不在于醉酒后的狂欢,而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诗中多次提到阮籍与刘伶,分别代表了放荡不羁与狂放饮酒的精神,苏轼在这里并不完全赞同这种态度,而是强调饮酒应有度。通过“心月皎皎”这一意象,他传达出一种清明的内心状态,仿佛饮酒不过是为了与友人共度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
而在对待世俗的态度上,苏轼则显得更为淡然,他不在意世俗对高士的看法,反而在独特中寻求乐趣。最后以“决须饮此勿复辞”总结,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饮酒中寻找到平衡与和谐,体现了他对传统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士例须怜曲糵:高士一般都会怜惜那些曲糵酒,反映出对饮酒的传统观念。
  2. 此语尝闻退之说:这句话我曾经听说过,点出传统的酒文化。
  3. 我今有说殆不然: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强调个人观点。
  4. 醉者坠车庄生言:醉酒的人,就像庄周所说的那样,暗示醉酒与自由的关系。
  5. 全酒未若全于天:喝酒不如心灵的自由,传达出对精神的追求。
  6. 达人本自不亏缺:真正的达人不在于物质的追求,而是内心的富足。
  7. 何暇更求全处全:何必再去追求完美,体现一种豁达的心态。
  8. 景山沉迷阮籍傲:讽刺那些沉迷于饮酒的风气。
  9. 毕卓盗窃刘伶颠:提到刘伶,引出对饮酒狂放的思考。
  10. 贪狂嗜怪无足取:对于世俗的贪婪与狂热不屑一顾。
  11. 世俗喜异矜其贤:世人爱好与众不同,心态显得浮躁。
  12. 杜陵诗客尤可笑:对某些诗人的讽刺,揭示其对饮酒的夸张。
  13. 流涎露顶置不说:流口水的样子不提,只问其能否逃脱。
  14. 我今不饮非不饮:我现在不喝酒,并不是因为不想。
  15. 心月皎皎长孤圆:内心清明而孤独,展现出自我反思。
  16. 有时客至亦为酌:偶尔来客也会斟酒,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17. 琴虽未去聊忘弦:琴未弹奏,但内心不忘享受。
  18. 吾宗先生有深意:提到老师的教诲,反映出对文化的传承。
  19. 百里双罂远将寄:酒坛的远寄,传达友情的深意。
  20. 且言不饮固亦高:说不饮酒同样高雅,强调个体的选择。
  21. 举世皆同吾独异:在普遍的选择中,我选择独特。
  22. 不如同异两俱冥:在同中求异,寻找乐趣。
  23. 得鹿亡羊等嬉戏:比喻在生活中寻求乐趣与平衡。
  24. 决须饮此勿复辞:一定要喝这酒,不要再推辞,表现出对饮酒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灵的状态比作明月,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反讽:通过对世俗的调侃,表达对饮酒态度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饮酒的哲学思考,质疑传统对饮酒的看法,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苏轼通过对酒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立见解,鼓励人们在世俗的纷扰中寻求自我,享受生活的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糵:象征传统的饮酒文化。
  • :象征宁静与心灵的明亮。
  • 鹿与羊:象征生活中的乐趣与和谐。
  • :象征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阮籍是哪个时期的名士?

    • A. 汉代
    • B. 晋代
    • C. 唐代
    • D. 宋代
  2. 填空题:诗中的“心月皎皎长孤圆”表达了诗人的__

  3. 判断题:苏轼认为饮酒不如心灵的自由。 (对/错)

答案

  1. B. 晋代
  2. 内心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将进酒》中,李白表现了对饮酒的豪放与洒脱,而苏轼则在饮酒中更多地探讨了心灵与生活的关系。两者虽同以酒为题材,却各有风格,反映出不同的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典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酬净因长老楼上翫月见怀有疑君魂梦在清都之 次叶致远韵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 跋黄鲁直画 初憩和州 明堂乐章二首 郑子宪西斋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韭字旁的字 击奸 糸字旁的字 虚己以听 阶迎 父字头的字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以宽服民 心凝形释 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烟趘 倒结尾的成语 误判 一针一线 鼻字旁的字 偷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