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38
凄凉雨露三年后,
仿佛尘埃数字余。
至用榴皮缘底事,
中书君岂不中书。
三年后的凄凉雨露,
仿佛只剩下尘埃和数字。
用石榴皮来书写这些事情,
中书君难道不会因此而知晓吗?
本诗提及的“中书”,是古代中央政府的文书机构,负责起草和管理文书。诗中提到用石榴皮书写,可能是指用简单的材料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反映出作者对当时政治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奔放,兼具文人情怀与市井气息。
此诗是在苏轼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亲友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开头提到“三年后”的“凄凉雨露”,有效地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氛围。雨露象征着生命和滋养,但在此却暗示出失去和凋零,显示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仿佛尘埃数字余”,用“尘埃”来比喻过去的种种,表明那些曾经的重要事情如今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中书君的提问,暗示着对当局的质疑。用榴皮书写事情,体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仍然保持表达的决心和勇气。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不满,也暗示了对政治环境的不屑与批判。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充沛,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孤独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在逆境中仍渴望通过文字与世界对话的决心。
诗中提到的“中书君”指的是:
A. 中书省的官员
B. 诗人自己
C. 朋友
D. 家人
“仿佛尘埃数字余”中的“尘埃”比喻的是:
A. 重要的事情
B. 不重要的事情
C. 未来的希望
D. 诗人的心情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亲情的怀念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D. 对友谊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