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1:29
百字令 其三 高舍人斋即事,送武曾南还
作者: 沈皞日 〔清代〕
满庭芍药,看瞻瓶注水芳樽开处。
人在小窗花影下,门外软尘吹絮。
鸥梦堪寻,莺声未老,肯负江南树。
明朝别路,更谁良夜同语。
一点雨点晶笼,杏梁斜挂,照见姗姗舞。
月转帘旌终不饮,只有茶星悬度。
试问蘋乡,柳阴短艇,楼傍红兰渡。
先生归也,吟笺题遍烟雨。
庭院中满是芍药花,欣赏着瓶中盛开的芳香美酒。
人坐在小窗下,花影摇曳,门外轻风吹起了柳絮。
追寻海鸥的梦,黄莺的歌声依然婉转,怎能辜负了江南的树木?
明天要分别,谁又能共度这良夜,畅谈心语?
细雨如珠,点滴晶莹,杏花枝头斜挂,仿佛照见了曼妙的舞姿。
月光透过帘幕,依旧不饮酒,只有那星星在茶水中摇曳。
试问你我,蓬莱的水乡,柳树阴下的小船,楼旁的红兰渡口。
先生将归,吟咏的诗笺已遍布烟雨之中。
沈皞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文以细腻、优雅著称,常常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不舍,融入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体现了文人之间的友情与离别的哀愁。
《百字令 其三》是一首充满江南风情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一个生动而富有诗意的场景。开篇以“满庭芍药”引入,芍药的盛开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生命的绚烂,然而这美好却是短暂的,正如即将离开的友人。小窗下的影子与门外轻扬的柳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
接着,诗人引入了梦境与歌声的意象,展现了对江南自然的热爱与眷恋。明日的别离,诗人更是感叹“更谁良夜同语”,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雨点晶莹、杏花斜挂的描写,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细腻而动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留给人深刻的思考与感动。诗人在吟诵间,似乎将这份情感化为永恒,成为了烟雨中的一抹温暖。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江南美景的深切眷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反映了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明朝别路”中的“别路”指什么?
诗中描绘的雨点被形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