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21
寒江漠漠嘉陵路,重游古观音殿。
磬口初含,檀心未吐,蓦见枝头放焰。
殷红数点。料说法僧高,曼陀花散。
碧树秾葩,未须惊绝滇南艳。
紫薇红透百日,合平分节令,春早冬晚。
萼绿仙癯,牡丹娇软,争似猩唇清健。
豪华占断。判耐冷经时,众芳冠冕。
涕唾随人,又谁揩倦眼。
寒冷的江水泛着茫茫雾气,沿着嘉陵路,我再次游览古老的观音殿。
钟声刚刚响起,檀香尚未散去,忽然看到树枝上绽放的火焰般的花朵。
那几朵鲜红的花,恐怕法僧也会赞叹,曼陀罗花已经凋零。
青翠的树木繁花似锦,不必惊叹滇南的美艳。
紫薇花在阳光下盛开了百日,时节的交替,春天早来,冬天晚去。
绿萼显得仙气飘飘,娇嫩的牡丹与之争艳,怎么能比得上猩红的唇色清新健美。
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耐得住寒冷的时光,各种花卉争奇斗艳。
泪水随人而流,又有谁能擦拭疲惫的眼睛呢?
作者介绍:王用宾(1867-1921),字仲华,号静斋,晚清民初诗人。其诗风多表现优雅清新的意境,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用宾重游观音殿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反映了滇南特有的自然景色与文化氛围。
《台城路》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滇南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文历史的追忆。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观音殿的幽静与花卉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的“寒江漠漠嘉陵路”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而广袤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考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花卉的绚丽与生命的力量。“殷红数点”与“碧树秾葩”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的多样性和生机。诗中提到的节令变化,既反映了自然的规律,又暗示着人生的无常。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滇南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传递出一种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嘉陵路”指的是:
A. 一条河流
B. 一条道路
C. 一座山
D. 一座寺庙
“曼陀花”在诗中象征:
A. 美丽与短暂
B. 悲伤与失落
C. 富贵与华丽
D. 宁静与安详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人生的感悟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C. 对爱情的追忆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