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李制属入蜀

《送李制属入蜀》

时间: 2025-04-28 14:22:36

诗句

君从甬水来,我弃西湖走。

共入九江城,又客富池久。

相照道义心,不数胶漆友。

所嗟迹漂萍,每为世味诱。

云何忽舍我,仓卒举别酒。

风霜七千里,勇往胆如斗。

遡流几换舟,大紧上峡口。

谁谓此程迂,机会谅非偶。

功名快着力,岂暇殢株守。

西陲江山程,大阃人物薮。

不日胆略舒,金印落吾手。

此别不胜难,临别忍回首。

继此旅中交,如君不复有。

有笑凭江楼,折赠江头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2:36

送李制属入蜀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原文展示

君从甬水来,我弃西湖走。
共入九江城,又客富池久。
相照道义心,不数胶漆友。
所嗟迹漂萍,每为世味诱。
云何忽舍我,仓卒举别酒。
风霜七千里,勇往胆如斗。
遡流几换舟,大紧上峡口。
谁谓此程迂,机会谅非偶。
功名快着力,岂暇殢株守。
西陲江山程,大阃人物薮。
不日胆略舒,金印落吾手。
此别不胜难,临别忍回首。
继此旅中交,如君不复有。
有笑凭江楼,折赠江头柳。


白话文翻译

你从甬水而来,我却抛弃西湖而走。
我们一起进入九江城,又在富池逗留已久。
彼此之间的道义情谊,不比那胶漆般的友谊。
我常感叹自己的漂泊无依,常常被世俗的诱惑所驱使。
为何你突然要离开我,匆忙举杯告别?
风霜路途七千里,勇气如斗般坚定。
逆流而上,换了几只船,紧急驶向峡口。
谁说这条路程迂回曲折,机会其实并非偶然。
追求功名要趁早,岂能闲暇守株待兔。
西边的江山之行,正是大人物的聚集地。
不久我就能施展才华,金印握在我手中。
这次分别实在令人难以承受,临别时我忍不住回首。
今后在旅途中的交情,如你这样的人再也不会有了。
在江楼上相笑相谈,折赠江边的柳条。


注释

  • : 你,这里指的是李制属。
  • 甬水: 指的是宁波的甬江。
  • 西湖: 指杭州的西湖,著名的风景区。
  • 胶漆友: 比喻关系极亲密的朋友。
  • 漂萍: 比喻身无定处,漂泊不定。
  • 勇往胆如斗: 勇气如斗,形容非常勇敢。
  • 金印: 比喻权力、地位的象征。
  • 临别: 临近分别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友山,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制属即将前往蜀地任职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送李制属入蜀》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情感真挚而深厚。诗的开头通过描述两位朋友的相聚,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接着,作者以“漂萍”自喻,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流露出对世俗的无奈与反思。通过“风霜七千里”这一形象,诗人展现了对友人前行路途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勇气与斗志。最后,诗人在临别之际,虽然满怀不舍,但依然充满希望地展望未来,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君从远道而来,作者则抛弃了西湖美景,显示出友情的珍贵。
    • 第二联中提到的“道义心”强调了真挚的友谊,而非表面的亲密关系。
    • 第三联反映了漂泊的无奈和对世俗的感叹,表现出诗人对人事的思考。
    • 第四联提到的“仓卒举别酒”表达了临别的仓促与不舍。
    • 后续部分则强调了勇往直前的决心,以及对未来机会的把握。
  2.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漂萍”比喻漂泊无依的状态。
    • 对仗: 诗句间有着自然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 “风霜七千里”夸大了离别的艰辛,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前程的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 江水: 象征着友谊的流动与变化。
  • : 代表着离别时的情感寄托。
  • : 作为旅途的象征,体现人生的曲折与奋斗。
  • : 象征离别后的思念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胶漆友”意指什么?
    A. 关系极亲密的朋友
    B. 关系疏远的朋友
    C. 彼此互相利用的朋友

  2. 诗中“风霜七千里”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旅行的愉快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折赠江头柳”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by 王维
  • 《江雪》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送别》: 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着重在自然景色与人情的结合上。
  • 《江雪》: 通过静谧的自然描写,反映出孤独与沉思的情感,与《送李制属入蜀》的友情主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相关学术文章与研究论文。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紵词 秋日登陶然亭 谪居海上 祖龙词 八声甘州 七月朔日箨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斋为鸿博同年之会次韵书箨石所画三友图后 其二 七月朔日箨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斋为鸿博同年之会次韵书箨石所画三友图后 其一 临终偈 示居士张戒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腹背受敌 辉烛 靑字旁的字 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杰的成语 斗字旁的字 成证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绞丝旁的字 心挂两头 未一 铁腕人物 视流 银钩虿尾 隹字旁的字 经生 牙字旁的字 包含惋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