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2:43
原文展示:
与碧溪上人别 李远 〔唐代〕 欲入凤城游,西溪别惠休。 色随花旋落,年共水争流。 客思偏来夜,蝉声觉送秋。 明朝逢旧侣,唯拟上歌楼。
白话文翻译:
我打算前往繁华的凤城游玩,却在西溪与惠休告别。 美景随着花朵的凋谢而消逝,岁月如同流水般匆匆流逝。 夜晚,旅人的思绪格外浓烈,蝉鸣声似乎在宣告秋天的到来。 明天早晨,若能遇到旧日的朋友,我只想登上歌楼,尽情欢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远是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情感。这首诗可能是李远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凤城”可能指长安,而“西溪”则可能是诗人当时所在的地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首联“欲入凤城游,西溪别惠休”,诗人原本打算前往繁华的凤城游玩,却在西溪与友人惠休告别,这一转折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颔联“色随花旋落,年共水争流”,诗人用“花旋落”和“水争流”两个意象,形象地表达了美景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颈联“客思偏来夜,蝉声觉送秋”,诗人通过夜晚的思乡之情和蝉鸣声,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明朝逢旧侣,唯拟上歌楼”,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以及对欢聚时光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美景短暂和时间无情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凤城”可能指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扬州 D. 杭州 答案:A
诗中的“惠休”可能是什么身份? A. 僧人 B. 隐士 C. 官员 D. 商人 答案:A
诗中的“色随花旋落”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美景的永恒 B. 美景的短暂 C. 生命的脆弱 D. 时间的无情 答案:B
诗中的“年共水争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中的“蝉声觉送秋”中的“蝉声”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到来 C. 秋天的到来 D. 冬天的到来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