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时间: 2025-05-07 15:57:44

诗句

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7:44

原文展示:

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白话文翻译:

在人日的节日里,我滞留在江边的村庄,想必那芳草都在怨恨王孙的离去。
我在这里题诗寄给远方的朋友,扶着拐杖,独自走出家门。
看到柳树的颜色,不禁心生感慨,花前的思绪也随风飞舞。
即使阳光照耀着,仍然感到微寒,已经意识到春天悄悄地在流逝。


注释:

  • 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古代习俗这一天人们会庆祝自己的生日。
  • 芳草:指春天的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王孙:王孙指王室的后代,常用来比喻年轻的贵族,或指代离去的游子。
  • 题诗寄远方:写诗寄给远方的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 扶杖登高:用手杖支撑着身体,形象地表现出老年的孤独和无奈。
  • 浮阳:指阳光,意象中带有温暖的感觉,但此处与“冻”字结合,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皆有很高成就,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苏轼的创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在雅安滞留,目睹春日的景象,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情绪。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的感悟及人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悟。诗的开头以“人日”引出,带有节日的欢愉,但随即转入对离别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芳草怨王孙”的描写,诗人传达出自然界对离去者的惋惜,暗示着对人事无常的感叹。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扶杖而出,象征着年迈与孤独,透出一种无奈的情感。在看到柳色的瞬间,诗人想起了过去,令人不禁感慨万千,而“花前归思自飞翻”更是表现出那种对往昔的思念如同花瓣随风飘荡,难以捉摸。最后,诗人意识到尽管阳光温暖,但春天却在悄然流逝,令人倍感惋惜。

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想,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共鸣,折射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间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日滞留江上村:在“人日”节日里,我滞留在江边的村落中。
  2. 定知芳草怨王孙:想必那芳草在怨恨王孙的离去。
  3. 题诗寄远方挥翰:我在这里写诗,寄给远方的朋友。
  4. 扶杖登高独出门:我用拐杖支撑着身体,独自走出家门。
  5. 柳色忍看成感叹:看到柳树的颜色,不禁感到惆怅。
  6. 花前归思自飞翻:在花前思念起往事,思绪如花瓣般随风飘荡。
  7. 浮阳披冻虽才弄:即使阳光温暖,依然感到微寒。
  8. 已觉春工漏一元:已经意识到春天的时光悄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绪比作随风飘舞的花瓣,形象生动。
  • 拟人:将芳草赋予怨恨的情感,增强自然与人心的联系。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往昔的怀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人日:象征着庆祝与生机。
  2. 芳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对往日的依恋。
  3. 柳色: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代表着新生与希望。
  4. 花前: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5. 浮阳:象征着温暖与光明,但也暗含流逝的时间。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时间、生命的感悟与反思,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密切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人日”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正月初一
    B. 农历正月初七
    C. 农历二月初七
    D. 农历三月初七

  2. 诗中“扶杖登高”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A. 年轻有力
    B. 孤独无助
    C. 喜悦快乐
    D. 旅途愉快

  3. “芳草怨王孙”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离别的惋惜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悟。
  • 李白《静夜思》: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苏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词选集》
  2. 《宋代诗歌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次韵李士举丈除夕 次韵李士举丈除夕 次韵李士举丈除夕 次韵何子应游金壁池 次韵何子应游金壁池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本性难移 广乐钧天 新絶 比字旁的字 钉棚 包含整的成语 毛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曳组 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好古敏求 四貉 包含参的词语有哪些 将结尾的成语 引类呼朋 滔滔汩汩 服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