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菊花

《菊花》

时间: 2025-04-26 06:40:15

诗句

白白黄黄自岁寒,诗人但作菊花看。

牡丹茉莉非吾事,自是时人被眼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15

原文展示:

白白黄黄自岁寒,
诗人但作菊花看。
牡丹茉莉非吾事,自是时人被眼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白色和黄色的菊花在寒冷的季节中绽放,诗人只愿欣赏菊花。牡丹和茉莉并不在我的关注之中,那只是世人被外表所迷惑而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白黄黄:形容菊花的颜色,白色与黄色,表示其清雅的气质。
  • 岁寒:指寒冬,象征坚韧与不屈。
  • 诗人但作菊花看:诗人只愿意欣赏菊花,表达对其喜爱的情感。
  • 牡丹茉莉:牡丹象征富贵,茉莉则是清香的花,代表世俗眼光。
  • 被眼瞒:被外表所迷惑,指人们因为追逐名利而忽视真正的美。

典故解析: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与坚韧,尤其在寒冷的季节中仍能绽放,代表了诗人的志向和品格。诗中提到的牡丹和茉莉,分别常被视为富贵与美丽的象征,暗指世人常常只关注表面的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云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清高与个性解放的时期。诗人对世俗的繁华并不感兴趣,转而倾心于象征坚韧的菊花,反映出他对内在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菊花》一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打动人心。开篇以“白白黄黄”描绘菊花的色彩,既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在寒冬中依旧生机勃勃的特质,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自然而然地将其作为自己所仰望的对象,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

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对比,牡丹和茉莉是世俗所追求的美丽和富贵,然而对于诗人而言,这些并不重要。诗人以“自是时人被眼瞒”断言了世人的迷惑与肤浅,突出他对内在价值的坚定信念。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与对世俗美的批判,表现了诗人清高的情操和对真实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白黄黄自岁寒:开篇以色彩描写,传达出菊花在寒冷环境中仍然绽放的坚韧。
  • 诗人但作菊花看:表达了诗人将菊花视为自己崇拜的对象,强调其内涵的美。
  • 牡丹茉莉非吾事:表明诗人对世俗花卉的冷淡与拒绝,突显其高洁的志趣。
  • 自是时人被眼瞒:以批判的语气揭露了世人的盲目,强调追求表面华丽的肤浅。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花象征高洁,牡丹与茉莉代表世俗的繁华。
  • 对比:菊花与牡丹茉莉之间的对比,突出诗人的价值观。
  • 排比:通过“白白黄黄”与“牡丹茉莉非吾事”的排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内在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外表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坚韧与高洁的品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是诗人理想中的美。
  • 牡丹:象征富贵,代表世俗的追求。
  • 茉莉:象征清香与美丽,代表表面的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菊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高翥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牡丹”象征什么?
    A) 坚韧
    B) 富贵
    C) 清香

  3. 诗人对菊花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崇拜
    C) 轻视

答案:

  1. B) 高翥
  2. B) 富贵
  3. B) 崇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高翥的《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但《饮酒》更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菊花》则强调了内在美的追求与坚韧。两者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态度,反映了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个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秋月(一作廖凝诗) 古柏 进宣宗收复河湟诗 咏架上鹰 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 其二 芳树 青青河畔草 齐明王歌辞七首 其七 散曲 齐明王歌辞七首 其六 长歌引 齐明王歌辞七首 其四 采菱曲 齐明王歌辞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挨门逐户 靣字旁的字 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而不死是为贼 结发夫妻 福业相牵 包含赘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比时 莺语 醉吟商 形状记忆合金 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百家诸子 婵娟此豸 包含拐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