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4:11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又箴之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裹相逢觉又非。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於此亦依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仲彝的思念之情。已分别三次,像南飞的大雁一样,梦中相见却又意识到那只是梦。书信虽已寄出,却不知何时能到达;朋友来访时,首先想问的是你何时能归来。正好在火光下亲手书写的信件,切莫让尘埃沾染了我的衣服。诗中提到的二老,倚门等待,彼此心知已久,此情此景令人依依不舍。
高翥(生卒年不详),字元亨,号天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高翥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这首诗创作于高翥与王仲彝交往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挚友的思念与关怀。在古代,书信往往是朋友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诗中流露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以“寄”字为引,开篇就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别君三见雁南飞”一句,诗人将分别的时间与南飞的大雁相联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接着“梦裹相逢觉又非”一句,表达了梦中相见的虚幻与无奈。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
中间几句通过书信的寄送与等待,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尤其是“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两句,既表现了诗人静心写信的情境,也隐含着对友情的珍视,生怕任何外在的因素会影响到这段情谊。最后的“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於此亦依依”则是对友情的升华,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感同身受,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期待,突显了传统文化中对友情的重视。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情的思念和期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王仲彝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在古代文化中友情的珍贵与重要。
诗中提到的“雁南飞”意指什么?
“书去不知何日到”中的“书”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高翥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相似之处,都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情感。王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离别场景,营造出浓厚的思乡情怀,而高翥则通过细腻的叙述和对话,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友情与离别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