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6:58
洞仙歌 圣因寺僧馈食
作者: 周之琦〔清代〕
斋厨食品,乍分来莲座。
小舫清芬浪花破。
叹留宾事往解菜心孤,
浑不管,几日芳卮尘锁。
宣南人好在,绥款玫砧,
隽味频烦玉纤和。
一箸冷吴羹雀疃鲈亭,
但闷里秋光虚过。
问书信麻姑近谁传,
料脯擘仙麟未应忘我。
这是一道斋饭,刚刚被端到莲花座上。
小船上的清香在波浪中荡漾开来。
我叹息着留客之事,解开了心中孤独的菜肴,
根本不在意这几日的芳香与尘埃锁住。
宣南的人喜欢在这里,
用精致的玫瑰木砧板,
频频品尝那细腻的美味。
用筷子夹起冷冷的吴地羹与雀疃的鲈鱼,
在闷热中,秋光就这样虚度而过。
我想问问书信,麻姑最近是谁传来的,
那美味的脯干与仙麟,应该不会忘记我吧。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善于描绘自然和人情,作品往往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在圣因寺接受僧人馈赠的斋饭时,表现出对美食与孤独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
《洞仙歌 圣因寺僧馈食》是一首清新雅致的诗作,作者通过对斋饭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人情的思考。诗中带有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尽管在品尝美食,但似乎心灵上却感到空虚。诗中提到的“莲座”与“清芬”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宣南人好在”则展示了地方特色与饮食文化的结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清雅又带有一丝忧伤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食的赞美和对孤独的思考,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莲座”象征什么?
A. 喧闹
B. 清净
C. 贫穷
D. 富贵
诗人表达了对哪种情感的思考?
A. 孤独
B. 快乐
C. 愤怒
D. 忧虑
“宣南人好在,绥款玫砧”中的“绥款”指的是什么?
A. 轻松愉快
B. 精致细腻
C. 乡土风味
D. 传统习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