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9:36
褒斜行客过,栈道响危空。
路湿云初上,山明日正中。
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
一别金门远,何人复荐雄。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何召回蜀的情景。褒斜山的旅客走过,栈道在悬崖上回响,显得极为危险。路面潮湿,云层刚刚升起,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水路通往海里的货物,地理环境混杂着吴地的风情。一别金门,距离遥远,今后再有谁来推荐他呢?
作者介绍:卢纶,字洪,号景山,唐代诗人,生于长安,后居蜀。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诗作时正值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何召是一位落第生,诗人因友谊而感到惋惜,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是一首表现友谊与离别之情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旅途的艰险,褒斜的栈道在空中回响,暗示了旅途的危难与不易,给人以紧张的感觉。接着,诗中通过“路湿云初上,山明日正中”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象,正是旅人所面对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思考和感悟。
在后两句中,诗人从水程与地利的角度反映了蜀地与外界的联系,暗示何召的归乡之路将是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同时,提及“金门”一词,富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渺茫。最后一句“何人复荐雄”,更是抒发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与期盼,表达了诗人对何召的关爱之情。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描写,还蕴含着深厚的情谊,折射出唐代文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支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栈道响危空”比喻旅途的艰险)、对仗(如“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旅途艰难,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栈道响危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A. 安全的旅行
B. 危险的旅途
C. 轻松的散步
D. 宁静的休息
“何人复荐雄”中的“荐”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推荐
C. 结束
D. 分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能帮助进一步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