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6:58
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
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
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佩饰的鸣声随鹓鹭飞舞,登上台阶时见到冕旒的华美。
我无能为力来辅佐圣明的时代,为什么要在此与沧洲别离呢?
在这闲适的夜晚,我虽贫穷却还醉酒,名声渐渐老去让我感到羞愧。
凤城的春天即将过去,郎吏们却怀念当年的游玩。
卢纶,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长安,以诗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事感怀,风格清新脱俗,感情真挚。
这首诗写于元旦之际,诗人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感慨。面对春天的逝去,他对昔日游玩的朋友及共同经历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画面感极强,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同时暗示了诗人的追求与理想。接下来“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诗人自觉无力辅助明主,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后两句“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则展现了诗人对浮华名利的厌倦,反映了他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最后一句“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则以春天的逝去作为结尾,唤起对旧时光与友人相聚的怀念,情感更为浓厚。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的无奈与孤独,是对人生与友谊深刻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名利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珍视与怀念,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孤独。
诗中“鸣珮”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佩饰的声音
C. 春天
“空对春欲晚”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惆怅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沧洲”象征了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对过去的回忆
C. 失败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