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5:19
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
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
放下弓刀坐在高台上,眼前的台榭与天上的云彩交相辉映。
山中的僧人见我衣服单薄,便知道我刚从战场上归来。
诗中提到的“山僧”可能代表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对战争的漠然。唐代时期,战斗频繁,诗人通过山僧的眼光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疲惫和厌倦的感受。
杨汝士,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见长。其诗作多描绘战争、边塞生活及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建节后偶作》写于唐代,诗人经历了战争,归来后感受到的疲惫与无奈。作品反映了士兵在战争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斗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战场归来后的心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抛却弓刀上砌台”,既是字面意义上放下武器,象征着战士对战争生活的告别,也暗示了他对和平的渴望。接下来的描写“上方台榭与云开”,则给人一种开阔、清新的感觉,似乎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诗中的“山僧见我衣裳窄”,反映了诗人经历的艰辛与痛苦,衣裳的窄小象征着他在战争中受到的压迫和束缚。山僧的洞察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智慧,也许正是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抛却弓刀上砌台:
上方台榭与云开:
山僧见我衣裳窄:
知道新从战地来: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士兵在经历战斗后的疲惫和对宁静的渴望。
诗人放下了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山僧”象征什么?
可以将《建节后偶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后者则描绘了宁静的生活。二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