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6:21
岁晚韶华成寂寞。暗转星杓,一线添琼阁。盼到阳春来有脚。绣帘犹怯春寒薄。九九图中将字著。百五光阴,容易闲抛却。比似梅花描绰约。看来日日增红萼。
年末的春光已变得寂寞无比,夜空中星斗暗转,仿佛一线光芒照亮了玉宇琼阁。我期盼春天早日到来,绣帘依旧畏惧春寒的侵袭。在那九九消寒图中,字里行间记录着寒冷的岁月。百五光阴,时光易逝,容易被闲置。比起梅花的描绘,更显得婀娜多姿。看来,日复一日,红花的盛开在不断增加。
刘世珍,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桐花凤》是刘世珍以九九消寒图为主题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渴望。在寒冷的冬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与美好的向往。
这首《桐花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一句“岁晚韶华成寂寞”便揭示了冬季的孤寂,而接下来的“暗转星杓”则通过夜空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诗中不断出现的“绣帘”、“琼阁”等意象,既增添了诗的美感,又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对比“百五光阴,容易闲抛却”的句子时,诗人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与易逝,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最后一句“看来日日增红萼”,则借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复苏,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寂寞的惆怅,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美好的向往,情感基调在于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岁晚”的意思是:
A. 年初
B. 年末
C. 春天
D. 秋天
“绣帘犹怯春寒薄”中的“犹怯”意为:
A. 依然害怕
B. 非常喜欢
C. 感到温暖
D. 不再怕
诗中提到的“九九图”是用来记录什么的?
A. 春天的花开
B. 寒冷的天气
C. 夏天的阳光
D. 秋天的落叶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刘世珍的《桐花凤》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而王安石则通过梅花的坚韧表达对逆境的坚持。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力量,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