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4:11
洞仙歌
戊辰岁,王无兢生朝
六峰翠气,不减天台秀。
满腹岚光杂山溜。
扫雄文,驱巨笔,
多艺多才,稽古力,
方见青云步骤。
奉常新礼乐,
玉署金銮,
绿发青春印如斗。
正悬流勇退,
收取闲身,
归去好林壑颐神养寿。
待它日相寻寿樽开,
看野服黄冠,
水前山后。
在戊辰年,王无兢在朝廷上。
六座山峰的翠绿气息,丝毫不减天台山的秀丽。
我心中充满山间的岚光与流水。
我挥洒雄健的文笔,驱使着巨大的笔墨,
多才多艺,深厚的古典学识,
方才能够步入青云之中。
我奉迎新礼乐,
在华丽的宫殿中,
青春的印记如同斗篷一样。
正值流年勇退,
我收拾心情,
归向幽静的山林,养神养寿。
期待未来再次相聚时,
在寿樽开启之际,
看那山水之间的野服与黄冠。
作者介绍
蔡松年(生卒年不详),金朝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高山与溪流的热爱。诗中“六峰翠气”描绘了自然的秀丽,给人以清新之感。诗人用“满腹岚光杂山溜”来表现心中对自然的感受,体现了他内心的洒脱与自由。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还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多艺多才,稽古力,方见青云步骤”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才能的重视。
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归去好林壑颐神养寿”,让人感受到一种归隐的渴望,诗人希望远离尘世的纷扰,回归宁静的自然中,享受生活的简单与美好。最后的“待它日相寻寿樽开”,则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愿,反映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在自然中得到心灵的宁静,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六峰翠气”指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A. 雪山
B. 山峰的翠绿气息
C. 湖泊
D. 沙漠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归去好____,颐神养寿。”
判断题:诗人希望通过归隐自然来远离尘世的纷扰。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蔡松年的《洞仙歌》与王维的《山中杂诗》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回归自然的渴望,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