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53
谢寇十一惠端砚
作者: 陈师道〔宋代〕
百工营材先利器,市道居货如作赘。
书生活计亦酸寒,断塼半瓦宁求备。
端溪四山下龙渊,郁积中州清淑气。
金声玉骨石为容,河江屈流云作使。
滑如女肤色马肝,夜半神光际天地。
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
没人投深索千丈,探颌适遭龙伯睡。
辘轳挽出万人贺,千岁之藏一朝致。
琢为时样供翰墨,十袭包藏百金贵。
北行万里更众目,寇卿好事不计费。
南邻居士卿之孙,丰悴相从不为异。
似怜陶瓦磨灶煤,辍赠不减前人志。
人言寒士莫作事,鬼夺客偷天破碎。
龟玉韫匵与无同,锦衾还客弃佳惠。
众所欲得当有缘,天独於余可无意。
敢书细字注鱼虫,要传华严八千偈。
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端砚的珍视和赞美。开头提到工匠们在制作工具时的辛苦,市道上流通的物品使得书生生活艰辛,甚至连瓦片都难以齐全。接着提到端溪的端砚出自龙渊,积聚了中州的清气。它的声音如金玉,外形如石,质地滑润如女子的肌肤,夜晚在光线下闪烁。诸天的神仙都对它欣喜,暗示有圣人将要出世。
接下来,诗中提到人们为了寻求这样的佳品,往往要经历千丈的深渊,也许会打扰到龙伯(神龙)的安宁。作者希望通过精细的雕琢,让这块端砚成为书法的良伴,虽然制作过程耗时,却是无价之宝。最后提到无论北行南邻,大家都对这块砚台赞不绝口。即使有些人认为寒士不应做这样的事,但作者坚信,真正的价值在于有缘人能够得到。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师道,号天游,宋代文学家,擅长诗文,尤其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文化品位和精神寄托的时期。端砚作为文人书写的重要工具,承载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代表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首诗通过对端砚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及其工具的深厚情感。诗中不仅体现了端砚的物质特征,更蕴含了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的交融。陈师道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端砚的美丽与其背后的文化传承生动地展现出来。
开头几句直接点出工匠的辛勤与生活的艰辛,反映出文人对物质生活的不满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随着诗句的深入,端砚从一块普通的工具逐渐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承载着文人对理想和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对物质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精神的深刻思考。最后几句更是将诗的主题提升至哲理的高度,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缘分以及文化的无价之宝,深刻而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文人对理想工具的追求,表现了对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缘分与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端砚”是用来做什么的?
诗中“诸天散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