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2
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何况又穿经穴史。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心敬服,砚焚矣。自来极盛难为继。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想跨灶泉台心喜。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方慰得,女媭意。
我和您同是兄弟,但为何笔力如此之好,却不能相互相似呢?大概是因为两间书房的灵气各有不同,男子的才华多是女子所具备的。更何况还要穿梭于经书和历史之间。一卷吟钞在窗下阅读,清新的才华就像绣的虎和雕的龙那样美丽。心中敬佩,砚台都被我用尽了。自古以来,盛极而衰是难以避免的。想当年我的叔叔高歌白雪,声名远扬。如今再赴公车,悲伤的旅途让我想起了弱小的弟弟。想到能跨越灶泉台的心情,我希望能早日得到古人的智慧,赋诗清平,直达到龙楼之上。这样才算安慰了那位女子的心意。
张素,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才情出众,擅长诗词与文赋。他的诗风清丽,常常以自然、人生感悟作为题材。
这首诗是在读荫嘉弟的《乐圃吟钞》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敬佩及对自身才华不足的自省,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以相互比较为主题,张素在与友人的交往中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对比与自省。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钦佩,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诗中通过“生花好笔”来形容友人的才华,体现出一种羡慕与惋惜的情绪。接着,诗人又提到“何况又穿经穴史”,暗示自己对古典文献的研究和对文学的追求。诗中多次引用典故,如“昔吾叔高歌白雪”,不仅增添了诗的厚度,更是对前辈的致敬。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由敬佩逐渐转向自省,最后希望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达到理想的境界。诗人希望能在文学的“龙楼”之中找到归属,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诗中用词优美,意象丰富,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对自我的反思,情感细腻而真挚。
诗歌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对友人才能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不足的反思,表达了希望能够追寻理想的强烈愿望。
诗中提到的“生花好笔”指的是什么?
“昔吾叔高歌白雪”中提到的“白雪”象征什么?
张素与李白在表达才华与理想的追求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豪放与张素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常用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雄心壮志,而张素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与历史典故展现内心的挣扎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