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2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7:55
作者: 元稹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鸟不解走,兽不解飞。
两不相解,那得相讥。
犬不饮露,蝉不啖肥。
以蝉易犬,蝉死犬饥。
燕在梁栋,鼠在阶基。
各自窠窟,人不能移。
妇好针缕,夫读书诗。
男翁女嫁,卒不相知。
惧聋摘耳,效痛嚬眉。
我不非尔,尔无我非。
鸟儿不懂走,兽类不懂飞。
彼此之间无法理解,何以相互讥讽?
狗不饮露水,蝉也不吃肥肉。
用蝉来换狗,蝉死了狗也会饥饿。
燕子在梁上,老鼠在台阶下。
各自的窝巢,人是无法改变的。
妻子专注于针线,丈夫读书写诗。
男的和女的结婚,最终却互不相知。
害怕聋的人摘耳,效仿痛苦皱眉。
我并不非议你,你也不要非议我。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称为“元白”。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诗中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感慨和对夫妻间隔阂的无奈。
元稹的《君莫非》以其精巧的比喻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深刻主题。诗中通过对各种动物行为的描写,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相互的不解。鸟和兽的对比象征着人类在生活中不同角色的局限,而后面提到的夫妻间的生活则进一步揭示了即使在亲密关系中,彼此的理解与沟通仍然是一种奢望。
诗歌中,元稹运用细腻的观察力,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巧妙结合,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悲哀。结尾处的“我不非尔,尔无我非”,更是直指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指责和不理解的根源,既是对自身的反思,也是对他人的呼唤。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使得这首诗在简短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隔阂、理解的缺失,以及对彼此包容和理解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和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答案: 1. D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