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23
作者: 宋无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秋归虎豀月,摧锡入云松。
又向深山住,还闻古寺钟。
出生供野鸟,持况伏潭龙。
好去东林下,吟看五老峰。
白话文翻译:
秋天回归,月亮似虎啸,捧着锡杖走进云雾缭绕的松林。
又向深山隐居,依然能听到古寺的钟声。
出生时供给野鸟,持有的状况就像伏在潭中的龙。
不如去东林下,吟唱观赏五老峰的景色。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别惠上人》写于诗人与惠上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中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人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情境与思想情感。
诗歌鉴赏:
《别惠上人》是一首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作。诗开篇描绘了秋天的明月,设立了宁静而高远的意境,接着通过“摧锡入云松”进一步深化了隐居的主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古寺的钟声则象征着时间与永恒的连接,使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出生供野鸟,持况伏潭龙”的描绘,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关爱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思考。最后以“好去东林下,吟看五老峰”作结,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及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祝福,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虎豀月”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孤寂
C. 冬天的寒冷
诗人通过“摧锡入云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追求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诗作相比,宋无的《别惠上人》更多地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的诗则更强调人与内心的对话。两者在主题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