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28
飞鸥撒浪三千里,
暮草摇风一万畦。
黛色浅深山远近,
碧烟浓淡树高低。
白话文翻译:
飞翔的海鸥在波浪上漫游,跨越了三千里的海面;
傍晚的草地在风中摇曳,像是一片片万畦的田地。
远处的山峦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黛色,
浓淡不同的绿色烟雾中树木高低错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细腻观察。诗中景象常见于古代文人笔下,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和欣赏。
作者介绍:
杨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作品展示了对自然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情感。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寄托于壮丽的山水之间。
《入洞庭望岳阳》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洞庭湖和岳阳的壮丽景色。诗的开头以“飞鸥撒浪”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海鸥在湖面上翱翔的景象,寓意着自由与活力。接着,诗人转向草地的描写,“暮草摇风”让人感受到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自然的和谐。
“黛色浅深山远近”则通过对远山色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景色的细腻观察。山的颜色变化,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象征了人生的起伏,深浅相间,正如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一句“碧烟浓淡树高低”,则通过对树木的高低与烟雾的浓淡对比,再次强调了自然的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写景抒情的风格,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和谐的自然与人心灵的统一,传达出一种简约而深远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鸥”主要象征了什么?
A. 自由
B. 伤感
C. 孤独
“黛色浅深”中的“黛色”指的是?
A. 红色
B. 深蓝色
C. 绿色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描绘自然的层次感?
A. 通过声音
B. 通过色彩
C. 通过气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