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00:48
尔幸无羸角,何用触吾藩。若是升堂者,还应自得门。
你幸好没有羸弱的角,何必来触碰我的篱笆。如果你真是个高人,那应该自己能找到门。
作者介绍:杨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多样,擅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针对某些人对自己生活的干预或不满而作,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空间和尊严的重视。
《嘲吴人观者》是一首充满讽刺意味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外部干扰的抵制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开头的“尔幸无羸角”让人感受到一种轻蔑的态度,似乎在说即使你没有缺陷,也不必来干涉我的生活。接着“何用触吾藩”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他人不请自来的不满,篱笆象征着个人的界限。最后一句“若是升堂者,还应自得门”则进一步强调了有能力的人应有自己的通道,而不是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和接纳。整首诗用词简洁而富有力量,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外界干扰的拒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个人界限和自我价值展开,表现了对外界干扰的拒绝,强调了独立与自我追求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尔幸无羸角”中的“羸”是什么意思?
A. 强壮
B. 脆弱
C. 美丽
D. 幸福
诗中的“触吾藩”指的是什么?
A. 进入家中
B. 干涉私事
C. 建立友谊
D. 维护尊严
“若是升堂者”中的“升堂”意指什么?
A. 成功人士
B. 高人
C. 普通人
D.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和对外界的无畏,而杨收则是通过拒绝外界干扰来强调自我价值的保留,二者在表现个人情感的方式上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