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1: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17:00
四广三闽一掷梭,更谁回首问铜驼。
檐乌恋主南来少,旧燕依人北去多。
一死纲常归草莽,百年忠义励山河。
荒村日落游魂杳,夜有丁零啼月过。
四广和三闽的天地如同一掷而成的梭子,谁还会回头询问那铜驼的归路呢?檐下的乌鸦恋恋不舍地向南飞来,而旧时的燕子却更多地向北去。一个人死去后,纲常法则便归于草莽,而百年忠义的精神却激励着山河。荒村落日西沉,游魂隐没无踪,夜里传来丁零的声响,像是月光下的啼鸣。
作者介绍:彭絅,明代诗人,活跃于明中期,作品风格多具感伤情怀,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战乱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忠义精神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逝者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开头两句以“掷梭”形象化地描绘了历史的快速与不可逆转,暗示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已无济于事。接下来的乌鸦与燕子的对比,则表现了对家乡的依恋与离散,乌鸦南来少,暗示着人们对故土的向往,而燕子北去多则体现了人们的流离与归属感缺失。
诗中提到“一死纲常归草莽”,表达了个人忠义的消逝与社会法则的无情,而“百年忠义励山河”则将忠义的精神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描绘了荒村的景象,游魂的消逝与夜晚的寂静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内涵,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彭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邃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追寻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铜驼”指代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檐乌恋主南来少”,乌鸦象征着__。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追求与对故乡的思念。(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