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0:13
作者: 梁士楚 〔明代〕
天畔晴峰敛醉霞,
隔溪流水似僧家。
蒲团不入游仙梦,
独绕山城树树花。
在天边的晴朗山峰上,醉人的霞光渐渐收敛,
隔着小溪,潺潺流水好似僧人居住的地方。
我无法在蒲团上进入仙人的梦境,
只能独自徘徊在山城之间,欣赏那一树树的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蒲团”与“游仙梦”可以引申至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佛教修行的关联。诗中的意象反映了士人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梁士楚,明代诗人,生于士人家庭,性格淡泊,喜爱山水,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的风潮,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题朱山人隐居》是一首具有浓厚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山水自然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两句“天畔晴峰敛醉霞,隔溪流水似僧家”,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霞光收敛,似乎在为这片土地的静谧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溪水潺潺,仿佛是出家人般的宁静,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蒲团不入游仙梦,独绕山城树树花”,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虽然他希望能像仙人一样,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但却只能孤独地在山城中徘徊,享受那一树树的花。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恰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个文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与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与对自然美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畔晴峰”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景象?
A. 晨曦
B. 黄昏
C. 正午
D. 夜晚
“蒲团不入游仙梦”中的“蒲团”意指什么?
A. 书本
B. 席子
C. 坐垫
D. 床铺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元素来表现僧人的宁静生活?
A. 风
B. 水流
C. 山石
D. 花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梁士楚的《题朱山人隐居》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皆以自然为背景,表达隐逸的情怀,但王维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而梁士楚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