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9:30
过清远峡
作者: 梁士楚 〔元代〕
两岸青山翠欲流,
天涯萍迹便堪游。
层峦倒影藏仙窟,
一水新潮荡客舟。
系石藤萝常伴月,
穿云猿狖自鸣秋。
凝眸未尽寻幽兴,
直欲高飞最上头。
两岸的青山翠绿得仿佛要流动,
在这天涯海角的漂泊中,正好可以游玩。
层叠的山峦倒映在水面,隐藏着仙人的洞府,
一江新潮荡漾着游人的小舟。
系在石头上的藤萝常常陪伴着明月,
穿云而行的猿猴在秋天自鸣。
凝视着美景,心中未尽的幽兴,
直想高飞到最顶端。
梁士楚,元代诗人,字子华,号青山,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过清远峡》创作时,梁士楚游历于清远峡,目睹了山水的壮美与灵动,因而激发了他的诗情,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过清远峡》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示了元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全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绿水的赞美与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开篇的“两岸青山翠欲流”便引人入胜,描绘出青山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灵动。接着,诗人以“层峦倒影藏仙窟”引入了想象的空间,呼应了隐逸的文化传统,暗示着人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寄托。
在描写游船的场景时,诗人以“一水新潮荡客舟”展现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动态,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游览状态。接下来的“系石藤萝常伴月”,则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藤萝的陪伴与明月的映照,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凝眸未尽寻幽兴,直欲高飞最上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渴望与追求,想要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的奥秘。整体来看,诗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元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人文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忱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青山翠欲流”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青山的色彩
B. 青山的高度
C. 青山的历史
“层峦倒影藏仙窟”中“仙窟”指的是什么?
A. 仙人的住所
B. 山的深处
C. 水底的洞穴
诗中“凝眸未尽寻幽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渴望
C. 满足